清明首个祭扫高峰 全市24万人昨祭扫亲人
(长江日报记者 王志新 实习生 揭非易 通讯员 周钢 王婷婷)昨日,我市迎来清明出行祭扫首波高峰,总人数达到24.17万人,但较去年同期少了近10万人。市民政局分析,天气影响和错峰出行意识,使昨日出行祭扫的人数大幅减少。
昨日清晨5时,汉口的郭先生带着一家老小14人坐地铁到光谷广场,7时不到就到了石门峰陵园。武昌的田惠女士说,今年清明小长假准备一家人出去旅游,所以提前来祭扫。她认为,清明祭扫是寄托对亲人的怀念,什么时候都可以,不必挤在清明那几天。
截至昨日13时,来石门峰祭扫的有6万人,而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间,祭扫人数高达14万。石门峰安保中心负责人说,市民错峰祭扫的意识越来越强,昨天祭扫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万人。
早晨7时许,交管部门就在各陵园门口设置标示,禁止除安葬车辆以外的私家车进入。记者在各墓区看到,鲜花、丝带仍是市民祭扫方式的主流,墓区很难听到燃放鞭炮的声音。
当天,石门峰为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准备了10万条绿丝带,并组织200余名工作人员和40名学生志愿者在主要路口,用绿丝带换取市民手中的纸钱、鞭炮和蜡烛。该园有关负责人表示,在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中,就开始用绿丝带祭奠罹难者。
责编:王刚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