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仅有8例捐献 人体皮肤库严重缺“肤”
三年仅有15名患者受益
3月23日,32岁的重度烧伤患者王军(化名),在武汉第三医院烧伤科成功移植了800平方厘米的免费人体皮肤,这些皮肤来自三年前建立的武汉人体皮肤库。
“目前库存不足1万平方厘米,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负责手术的医生张伟介绍,王军因为烧伤创面大出血,必须使用人体皮肤移植。
三年前,在欧洲皮肤库的帮助下,武汉建立了全国首个人体皮肤库,一方面采集免费捐献的人体皮肤进行储存,另一方面根据患者需要,提供移植所需的人体皮肤。“当时参加启动仪式的不少烧伤患者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当年参加启动仪式的志愿者王丽娟回忆。
昨日,武汉人体皮肤库统计数据显示,三年来仅有15名烧伤患者获得了该库的免费皮肤。
人体皮肤库库存缺口大
三年前成立时,武汉人体皮肤库计划三年后实现自给自足,并逐步覆盖全省和华中地区,承担起中国皮肤库的作用,满足全国烧伤患者皮肤移植需求。
昨日,武汉人体皮肤库统计数据显示,三年来仅有8例捐献,获取了不足5万平方厘米的人体皮肤,目前库存不足1万平方厘米。
据了解,仅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门诊,每年前来就诊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就有80—150人次,需要人体皮肤面积达25—30万平方厘米。
该院烧伤科医生张伟介绍,该科全年需要的人体皮肤面积更是达到了60万平方厘米,库存可谓杯水车薪。
欧洲皮肤援助计划落空
2010年,我省恩施6岁小女孩王丹因严重烧伤,全身70%的皮肤需要移植。为挽救她的生命,武汉市第三医院紧急向欧洲皮肤库求援。3000平方厘米的欧洲白种人皮肤成功抵达武汉,并顺利移植到王丹身上,这是我国首例跨国皮肤移植手术。
这次跨国皮肤移植,最终推动了武汉人体皮肤库的成立。成立之初,欧洲皮肤库计划免费提供3年的遗体皮肤援助,每年提供50万平方厘米人体皮肤,并免费提供摘取遗体皮肤的器械和设备。
昨日,记者从武汉人体皮肤库了解到,因为每年50万平方厘米的人体皮肤援助过于庞大,在入境方面存在诸多难题,所以最终没有实现。
■观察
未来捐献困局 有望逐步好转
据了解,人体皮肤的主要来源是遗体捐献者,武汉市人体皮肤库之所以库存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武汉市遗体捐献数量太少。
昨日,记者从武汉市红十字会获悉,这种局面将逐步得到好转。该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达830人,实现遗体捐献144例,器官和组织捐献83例,总数累计分别达到6100人、638例、226例。
由于这些捐献者无私的大爱,共挽救了106名生命垂危患者的生命,使312名患者重见了光明,580名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也为数万医学院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医学教学实践机会。
目前,武汉市红十字会在全市范围内相继设立了11个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接收站,在全市各医疗机构设置了器官捐献登记点,并开通了24小时全天候的捐献电话。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遗体捐献数量太少的局面将逐步得到好转。
责编 wl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