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踏青吃野菜 武汉野菜八成来自外地大棚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3-29 11:02 来源:
【字体:
(楚天都市报)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行走江城,你会发现,不管是菜场还是路边,各类野菜纷纷露面。鱼腥草、泥蒿、地菜、香椿、田七、紫背菜……一个个打着“野”字招牌的菜品甚是吸引眼球,市场需求也非常可观。

  不过,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武汉市场上卖的野菜,不仅大部分产自于人工种植的大棚,而且几乎八成以上的野菜都是外省输入,本地种植量非常少。为什么野菜俏销的武汉,却被外埠省市的野菜占领了市场呢?市民能否采摘到纯正的野菜?

  【菜场观察】

  量少价高不易寻 大多卖给土菜馆

  野菜受欢迎,觅影却不易。在武昌车家岭集贸市场,记者问了十几家摊位,都没找到野菜影子;千余米之隔的青鱼嘴平价菜场里,记者也是在遍寻一圈后,才发现一家在卖香椿。

  “多少钱一斤?”记者问。“论两卖的,3块一两,二两5块,一把就是二两!”看着手中已经变成暗紫色的香椿,记者还是作罢。

  跑了四家菜场后,记者终于在秦园路生鲜综合市场里找到了不少野菜。“野泥蒿,12元一斤,比普通泥蒿要嫩!”商贩的推销热情很高,“这个枸杞尖清热解毒,5块一斤,水芹菜也可以试试,3块一斤。”

  除了强调野菜的养生功效,摊主们还表示,所卖野菜都是农民从地里挖出来直贩的,纯天然,无污染。

  记者注意到,五六家卖野菜的摊位,每家只经营一两个品种,且分量很少,“野菜价格贵,买的人也不是太多,不敢进多了,只能搭着卖。”一位摊主说。

  摊主们介绍,普通市民买野菜的量较小,野菜主要销给了一些农家菜馆和大酒店。

  【菜馆探访】

  一两香椿配鸡蛋 下锅后价格猛涨

  菜场里的野菜不便宜,等进了酒店,上了餐桌,身价立马飙升十倍。

  24日,记者来到位于汉口硚口路的一家农家菜馆,菜谱上有凉拌苦菊、水芹菜炒肉,野菜糊等野菜,价格在30元左右,比一般蔬菜贵十多块。

  记者点了一份58元的香椿炒鸡蛋,上菜之后发现,所有的香椿加起来,也就1两左右。

  “一盘香椿鸡蛋,香椿最多不超过二两,菜场价也就5元。”一旁就餐的周女士说,尽管酒店都声称自家的野菜纯野生,甚至说是空运来汉,但是真是假很难鉴别。

  一位酒店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酒店的野菜大多来自江夏、黄陂,都是大棚种植的,真正的野菜数量很少,根本不可能满足酒楼的需求。“野生泥蒿茎是紫红色,而酒店的野泥蒿都是翠绿色,都是家养的。”

  差价更大的是凉拌野菜。以苦菊为例,即使算上配料、人工、租金等因素,一盘1两左右的苦菊,从路边的1元/两,变成餐桌上的30元/两,身价涨了近30倍。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