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获公安部推介
(长江网)警方再推利民举措打造“家门口的派出所”
本报讯(杨槐柳 赵君)“家门口的派出所”,怎样才能更方便市民?派出所立体治安防控体系怎样才让市民更有安全感?昨日,武汉警方再推务实举措,进一步夯实基础,确保下沉警力后在派出所警务中产生更大效能。
记者从武汉警方户政处了解到,去年以来,武汉警方一直将派出所作为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长远工作来抓。通过一年配套改革,全市已有4600余名民警充实到分局,派出所警力比例已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采取了栓心留人的倾斜基层的政策,警务效能明显提升。近期,公安部对武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作出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国推广武汉的经验作法,让社区民警工作标准化、沉下去,专起来,干得实。
昨日,武汉警方着眼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再推基层便民利民助民新举措,让更多民警走近市民身边,办好案,服好务,抓好防范。据介绍,警方出台了《社区民警工作标准实施细则》,将巡查巡访和信息采录作为社区民警基本勤务方式,社区民警每天登陆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带领安保队员巡查辖区重点部位,运用警务通随时、随地采集、录入、查询相关信息。警方将推进“社区天网”建设,年内改造建设300个社区9000个监控探头,加强老旧社区安防设施建设,设置封闭院落门岗400个,更换修缮门栋单元门1万个,安装防攀爬套8万个,新建电动车地锁1万个,对现发入室盗窃案实行社区民警24小时内上门回访,及时摸排收集有效线索,年内回访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警务公开,下放管理权限,简化办事程序,将治安、户政、出入境、消防、交通等部分业务事项前移至社区警务室办理,完善1881个网上警务室,实现服务事项网上预约。要求在发案突出、治安复杂部位以及联通道、繁华闹市等地区,设立治安卡点、必巡线,划分巡控网格,突出重点时段,动态接处警,并做好与街面警务综合服务站的工作衔接。
在对基层的管理考核上,警方决定在考核中加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结果的权重。在选定30个派出所、100个社区警务室开展基础工作示范创建的同时,全市将抓10个末位派出所和10个问题警务室进行重点帮扶。
昨日,警方还通过群众票选方式,选出了江岸区分局劳动街派出所等10个群众满意公安派出所和10个群众喜爱社区民警,武昌区分局“抗癌女警”付英、蔡甸玉贤的爱心村警朱寿俭名列其中。
责编:DH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