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钟楼机械大钟本月启动维修 江汉关的钟声要回来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5-04 05:24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江汉关的机械大钟敲击声曾被喻为武汉最动听的钟声,陪伴武汉几代人长大。2000年,因零件磨损、走时不准,大钟“退役”,钟声被电子模拟声替代。昨日,记者从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获悉,江汉关机械钟本月起将进行维修。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广大市民熟悉的江汉关大钟原声,将在江城上空重新回荡。

    1924年,

    今年50多岁的亨达利钟业公司董事长韩昌永,曾多次走进江汉关大楼,与钟楼亲密接触。他说,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同年,五口美国生产的大钟,由汉口亨达利钟表行安装并维护至今。它们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海关大钟。

    韩昌永介绍,1924年1月18日,江汉关敲响第一声钟声,国际通用的报时曲——《威斯敏斯特曲》响彻武汉三镇。《威斯敏斯特曲》分四个小节,每节四个音符,大钟每走一刻报时一次,比如9时15分奏第一小节,9时半奏第一、二小节,9时45分奏一、二、三节,10时奏整个曲子,然后打点。

    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都是听着钟声长大的。大钟声音洪亮,传播力和穿透力很强。钟声传遍三镇,是武汉人的计时器,也是长江船舶进出港的发号令。

    大钟报时为何要奏《威斯敏斯特曲》?曾有专家说,《威斯敏斯特曲》是英国伦敦议会大厦钟楼大本钟所奏的钟曲,议会坐落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钟曲由此得名。

    因《威斯敏斯特曲》只有四个音符,大钟特别设计为五口,四只钟各发一个音,另有一只负责打点。

    1966年前后,《威斯敏斯特曲》被误传改编自《神佑女王》,不久江汉关报时曲就换成了《东方红》,1987年又改回了《威斯敏斯特曲》,沿用至今。

    2000年,

    老机械钟因年久磨损“退休”

    金属撞击声变成了电子模拟声

    昨日,亨达利钟业公司员工吴俊带领记者走进江汉关大楼。沿着不足一米宽的铁制楼梯爬几圈,登上高高的江汉关钟楼,只见钟楼机件室正中,一座方型玻璃罩罩住了机械大钟机芯;后方不远处,司职报时的电子钟如常运转。

    韩昌永说,因运行多年、零件磨损,2000年9月,报时已不精准的江汉关机械钟“退休”,换上了电脑多媒体石英钟,武汉人熟悉的金属碰撞钟声也变成了电子模拟钟声。

    江汉关外墙的四座钟面上,指针仍在如常运转,看不出什么变化。墙内,加装的GPS石英钟,自动跟踪格林尼治时间,每52秒校正一次时间,报时准确。

    但“变声”的钟声让很多市民感到失落。有人说,这犹如家里一架老钢琴,换成了轻薄飘渺的电子琴,失去了原汁原味。也有市民说,机械钟敲打传声,声音深沉,石英钟的电子声失去了古朴的味道,也不及原声清脆。

    韩昌永介绍,上海、广东的海关大钟,由于年久难修,也都已改成电子声。

    最快今年底,

    大钟将原声重现

    石英钟仍将负责报时

    在市民的呼吁下,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和亨达利钟业公司多次组织专家研究,初步制定了钟楼复原方案:维修已停用的机械钟,恢复原江汉关大钟的音色;为保证报时准确性,石英钟仍保留使用。

    韩昌永说,上世纪80年代,大钟维修难在零件磨损厉害,“武汉的大钟,年纪比上海、广东的海关大钟都老。坏了这么多年,维修更是件难事”。

    维修本月开始,部分零件将被拆下来进行加工修复。此外,还将增加一套设备,保证机械钟能打点和鸣奏乐曲。但因机械钟误差多达几分钟,所以报时仍将沿用石英钟。

    维修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江汉关博物馆开馆前,广大市民熟悉的江汉关大钟原声,将在江城上空重新回荡。

    考虑到市民休息等情况,届时将科学设置江汉关大钟报时时段,晚上、凌晨停止鸣奏。

责编:江尚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