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看中武汉“鸡兔同笼”课
(武汉晚报记者陈玲 通讯员曹斌)昨天,来自美国塔尔萨大学的教育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特意把硚口区实验小学的一节“鸡兔同笼”课录制成光盘,要带回美国做研究。
“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术题,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5世纪的《孙子算经》中最早出现了它: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实验小学德育主任罗代科是这节“鸡兔同笼”课的授课老师。他说,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这个问题有四种解题方法,必须要四节课才能完成。不过,在他的课上,他仅仅只讲授了10分钟,其余20分钟由全班20多个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10分钟做练习,在短短的40分钟里,四种方法全部被学生掌握了。
“看老师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来讲授中国一千多年前的传统课程,很有意思,也很有启发。”王涛教授说,学校小班化课堂上学生人数不多,每个人都能和老师互动,这是课堂上最大的优点。国内的小班化课堂和美国小学生的上课状况类似,不过国内的老师对课堂控制得稍微严格一些,上课的节奏也快一点。
录制光盘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如何与老师互动,以及老师对课堂实际情况的随机展开等都将是他研究的内容。
责编:刘畅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