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计划解读
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是改善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暴雨灾害频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各方反映强烈,排水排渍工作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城市排水防洪工作,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文),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将排水防涝上升到国家层面研究解决。
武汉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市水务、规划等部门联合,反复研究排水标准,优化调整排水分区,校核地区抽排能力,编制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今年4月22日,市政府常委会议听取汇报并原则通过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29.85亿元,完善17个排水系统,全面提高中心城区排渍能力,基本解决排水突出问题。
一、摸清排查现状
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共有22个排水水系,汇水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现有排水泵站38座,总抽排能力达903立方米/秒,为规划排渍能力1687.8立方米/秒的54%;现有市政公共排水管涵4117.9公里;市公共进水井和检查井约19万座;现状主要明渠87条,总长240.7公里。
我市排水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排水设施建设滞后;设施建设标准偏低;排水管涵维护投入不足;湖泊调蓄能力减弱;排水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我市排水系统抗灾能力不强。目前我市排水系统只能承受日降雨量100毫米,小时降雨量34.5毫米的降雨强度,如遇超过承受能力降雨,部分低洼地区渍水在所难免。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