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城筑梦 写给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员一周年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6-13 06:11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一年之前,武汉誓师动员,全力冲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这是国家和湖北省对武汉的殷切期望,是大武汉历史荣光的照耀激励,是武汉人经久不泯的壮志雄心,更是武汉当前和百年发展需要的现实理性。

  大城筑梦,梦想光耀未来。古往今来,那些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星光夺目的城市,其显赫地位取得虽各有所因,客观上为军事、政治、经济重心转移等时势所定。但无一例外,有那么一代人或数代人,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之城倾注智慧心血,点滴筑造,才有城市一时或经久的辉煌。

  大城筑梦,梦筑大城。无论历史规律和时代大势如何束缚人类,城市都不可能离开人而独自创造。城市因人而兴,人无梦,城难兴。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设定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幸福武汉等目标,就是对城市未来的科学规划,就是武汉的大城之梦,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的勇敢承担。

  更何况时移势易,已经明确把武汉推到了必须重铸历史辉煌的潮头。国家经济发展转型,提振内需形势迫切,梯度发展战略注目中部,作为中国“天元”之城,全国铁路枢纽中心,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地,武汉无需再有“在哪里”的定位迷茫,从经济地理中心提升到战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必然选择。否则,愧对机遇,愧对历史,无法向未来交代。

  一年以来,武汉在筑梦路上。回望这一年的作为,这一年的变化,武汉有太多理由更加坚定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梦想和信心。

  局势更加明朗。去年底,国务院领导人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区域发展和改革座谈会,讨论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今年2月,长沙、南昌、合肥、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城市集群是区域发展的引擎,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各有国家中心城市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未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向被看好,也应当仁不让,勇担重责。

  功能加速提升。走进地铁时代,一年开通一条地铁线,泼绿张公堤,城建再出大手笔,创建国家模范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文明进入加速提升期,我们看到一个需要再发现的武汉;铁路直通欧陆,国际直达航线增加,领事馆区建设提上日程,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开放的武汉;中外知名企业批量入驻,科技创新、全民创业、民营经济激励政策相继出台,我们看到一个发展环境充满活力的武汉。

  武汉正在成为议题中心。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努力,无论是在政策话语、经济话语还是国内外媒体话语中,武汉都成为关注重点,成为一个频次越来越高的主题词。国家政策智囊将武汉视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存在,武汉成为企业家、投资家心仪之城。

  最让人振奋的是标准更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武汉的未来奋斗目标,更是武汉的当下发展标准。这意味着武汉不能再跟自己比,不能满足于小范围当领头羊,而是要比肩全国最优,放眼世界先进。我们看到,从城市的大规划、大建设,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工作,都开始以国家中心城市标准作为要求,武汉人做事的眼界高了,气魄大了,自然也就更宏伟更精细了。

  大城筑梦,梦想带来变化。大城筑梦,梦想始于足下。一年不会天地翻覆,武汉的差距仍然巨大,执着于梦想,点滴于实干,或者比我们希望的更早,武汉便会凤舞九天,走向复兴,重现辉煌。

  本报评论员 刘林德

  最让人振奋的是标准更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武汉的未来奋斗目标,更是武汉的当下发展标准。这意味着武汉不能再跟自己比,不能满足于小范围当领头羊,而是要比肩全国最优,放眼世界先进。

责编:DH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