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贴了又撕 交警设“陷阱”罚款?
武汉晨报讯:短片:4月16日下午3点55分古田四路香港印象小区门前和4月18日下午4点30分硚口古田四路轻轨站前,均出现了交警把违停罚单贴在车身上又取下带走的现象。车主埋怨交警这种做法,并质问处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提醒车主还是罚钱?
主持人:作风整改之后,违规的怎么从协警变成了交警?整改之后怎么又出现了?
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说明工作方式还比较简单,这可能不是钓鱼执法,是一种图简单、图方便。确实有少数民警存在不足和问题,交警工作辛苦环境恶劣不能成为乱作为的理由。要继续转变作风,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考核力度。作为交管局负责人很内疚也很自责,从短片看,管理还任重道远,要举一反三加强整改。
副市长刘立勇:短片反映了执法队伍中,确实有公务人员不依法办事,确实存在为钱执法的问题。这样的现象要根治。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短片中两次揭贴条的背后,还是有利益驱使的问题。执法应堂堂正正,但短片中交警确实不够光明正大,有小动作。执法的主要目的还是教育人,增强人们法制意识,但采取这种方式,不利于市民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交警形象的树立。市里要求,不许向任何执法单位下达罚没指标,不许把罚没指标用于提成和返点。今天的问政完了以后,将对财政局落实这条规定的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要就片子反映的问题深入了解,是否是财政下达的指标,或是自己出台了一些土政策,罚没后有无没有上交的?认真调查后,据实做出处理。
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这样的交警是少数。少数交警这样做,给百姓一种感觉,就是公权被滥用。罚款是管理的最下策,贴了罚单又拿走,可否理解成“陷阱”?剥夺被处罚者的知情权,把其拖到第二次违规的陷阱中。城市停车混乱,是否有你们(管理者)的一份呢?
汽车年检:一包烟成敲门砖
短片:车主李先生6月6日开车到武昌区车管所年检,检测结果说手刹和大灯都不达标。李先生维修好大灯和手刹,再去复检还是没达标。有“车托”给李先生支招“买包20多元的烟放在车座上”,结果烟被拿走了,检测顺利通过。
主持人:为什么一包香烟问题就没了,检测到底值不值得信赖?
现场观众:车辆年检基本被车托垄断了,本人下月年检,一直很纠结到底找不找车托?
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短片反映的现象存在,我们今年已经查处了10起。检车难的问题,反映了管理不到位,也反映了现在体制的弊端和机制的不顺。
目前,每年应检车辆80万辆,实际检测能力只有60万辆,缺口大,检测站分布不合理。今年下半年将实现车检的社会化,彻底解决检车难,铲除车托。
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短片显示检测数量不足,社会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有限,有的利用公权捞取利益。法治政府的打造,要最大限度限制自由裁量权,规范程序和标准,让服务对象和管理者都知道。像这样反复出问题,反复被投诉的机构,要严厉查处,让管理者头上高悬利剑。
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车托代办的问题我知道。但拿烟让过的现象,我还是第一次发现。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国华:公权寻租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要坚决查处。
善变的红绿灯,看不懂
短片:中心城区常青二路、发展大道唐家墩路口等主要交通路口,交通信号灯发生故障,致使交通秩序混乱、发生拥堵,让司机伤透脑筋。
一位举哭脸牌的观众:这与交管局连续三年的承诺不是进一步而是退一步,李局长,您是否忘了承诺?
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看了短片很惭愧,为红绿灯抢修不及时和配置不合理不科学表示歉意。目前武汉1/5路口安装了1200套红绿灯。武昌和汉阳已经升级改造,汉口有300多套红绿灯,使用了11年,因为管线和设备老化经常出现自跳现象,下半年准备升级改造。日常工作中,确实存在着红绿灯数量不够、配时不合理不科学,故障抢修不及时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有一定的问题。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车延高:交管局连续三年的承诺,标准一年比一年高,和老百姓对我们的要求是一样的,要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一年上一个台阶。但是承诺后,不能出现“狗熊掰棒子”的状况。工作承诺了之后,如果今年没做好,明年继续做,争取做到尽心尽力让群众满意。短片反映的问题,说到最后是责任心的问题。我们做出的一切承诺,要给百姓交代,就要靠责任心,让我们的辛苦来换取群众满意。红绿灯看似事小,但事关安全,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高度负责。承诺了就要认真的抓,哪怕现在警力紧张,也应该把群众关心的问题摆在当口,认真抓好。
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局长的承诺靠不靠谱,关键看群众满意度。信号灯没有信号,群众无安全感。看起来是设备老化、配置精细化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转作风的问题。把求真、务实,当作关键词,这些问题能够尽量避免。
管控电动车,结果没人管
短片:市人大代表代芙蓉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电动车禁行路段和桥梁入口处,都由协警值守。二环线汉口站通道入口处,协警站在路牌阴影下执勤,虽然阴凉但该管的电动车却溜了;汉西路二环线上桥处,一值守协警虽然忙碌,但该管的电动车还是没拦住,他还说:“电动车要冲,我拦不住,拦下来也没办法。”
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看了短片心里既纠结又自责。电动车乱象已成大害。我们每天投入1200余人对全市35个主要路口的电动车管控,效果不理想。短片折射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驾驶人的素质,也考量着我们的管理水平。治理电动车乱象,要疏堵结合,重在治本。要强化宣传教育,让驾驶人提高法律意识和素质,对电动自行车总量上进行控制,控源头、减增量。
市委常委、秘书长龙正才:疏堵结合作为工作方法和思路完全正确,但是哪些要疏要堵,目前还不是很明确。短片中的场面我也经常看到,电动车驾驶者与交警实际上形成了公开对峙,说明骑车人压根不服从这个法律。这样的街头执法现状,在立法阶段听了大家的意见没有?法规宣传教育跟上了没有?这些问题得先到位。
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半路拦截电动车不安全。办法要结合武汉实际情况,学习外地经验,从总量上控制,先限后禁,报废回收、逐步淘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国华:交警协警没有按照自己的职责及时阻拦违规电动车,有些市民的法制意识很差,说明法规宣传不够。在疏堵结合的同时,一定要有明确规章,对违规电动车严厉处罚。
责编:王刚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