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未满18岁男生夺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
(长江商报讯 记者 吴萌 通讯员 朱伟霖 实习生 孟得会 邓惠)15日,武汉二中学生张成锴以总分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成绩,夺得第4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据了解,张成锴是今年在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中唯一入选中国国家代表队的湖北选手。
持续考试他也大感“吃不消”
昨晚,载誉返校的张成锴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戴着斯文的眼镜,脖子上挂着金牌。
本次国际物理奥赛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9日考理论部分,11日考实验,两场考试都从上午8时30分开始,持续5个小时,中途只能小休片刻,喝水或吃茶点。”张成锴告诉记者,“理论题计算量很大,实验题的数据分析很繁琐。”经过高强度竞赛训练的张成锴也大感“吃不消”,他说,比赛结束,自己都快累坏了。
此次比赛共有83个国家的381名选手参赛,中国队5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
据了解,张成锴是今年在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中,唯一入选中国国家代表队的湖北选手。此前,他已连获第28届、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金牌,并被提前保送到北京大学。
冲击金牌才是他的“长期目标”
张成锴今年进入国家队的时候还没满18岁,是高三(1)班学习委员。对于张成锴取得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好成绩,他的奥赛教练、武汉二中教师江四喜表示,“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张成锴的综合实力很强,理论和实验他都比较拿手。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将各种目标分出主次。”江老师介绍,张成锴对自己长期目标的规划就是冲击这块国际金牌,短期目标是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张成锴并不很在意平时考试的成绩名次,所以他能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长期目标’上。”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