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市民拟向省图捐献家谱
(长江日报 记者欧阳春艳 实习生王珍珍)昨日,本报稿件《省图书馆公开征集族谱 最完整钱氏“老谱”现身求修复》(详见第19版)见报后,十余位市民立即与省图书馆特藏与地方文献部电话联系。他们纷纷表示,将于下周带着家谱前往该馆,请求修复及数字存档。
图书馆特藏与地方文献部范志毅介绍,打来电话的读者中,姓胡的就有两位。市民胡安宜先生自称有编修于同治年间的家谱,至今已有约150年历史;另一位从事雕刻行业的胡先生则显得很“神秘”,他自称也有珍贵家谱,“汉正街”的命名与自己祖上还有关系,但他并不愿意来到省图献谱,而是想邀请省图专家到他家去“看看再商量”。
有一位打来电话的市民自称姓“让”,家中有“老谱”,下周想带到省图来看看。范志毅说:“这是个极少见的姓氏,背后肯定有故事。”有关资料显示,“让”这个姓氏传说与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有关,他因燕王朱棣造反焚宫,逃亡而出,才去掉朱姓,并隐姓为“让”。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肯定的是,让氏主要有两个较大的分支,其中一支确实在武昌。
“还有一位姓高的先生也联系了我们,他家里有编修于1948年的家谱,正好写成于建国前,对于研究民国历史也很有意义。”范志毅说。
据了解,省图公开征集家谱的活动仍在继续,有意捐献家谱的市民可前往省图书馆五楼特藏与地方文献部,或拨打电话027—65398661联系。市民将家谱原件或复印件交给省图后,省图将对其进行数字化扫描,随后归还,并回赠该家谱的数字化光盘一套;愿意捐赠家谱原件的市民,还将获得省图颁发的收藏证书。
23日,省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中心。一位姓汪的老人正在查阅汪氏
(责编:王海)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