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喝酒后隔多久测不出酒驾?6市民参与得实验结果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7-27 08:45 来源:
【字体:

  医学专家称喝急酒更容易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孔浩,在现场指导实验。他说,喝酒之后,酒精通过口腔到胃再到小肠,被吸收入血液,此时才能对人体全身产生影响。因此有些人怕喝醉,喝酒前吃点主食,把胃填住,对酒精吸收入血液的速度有一定减缓作用。

  记者现场看到酒量好的高军和酒量一般的鲁义斌,喝酒之后脸都发红。民间有各种传言,喝酒上脸是能喝的表现,或喝酒上脸是酒精中毒的表现。孔浩认为喝酒上脸与酒量关系不大,脸红是因为酒后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不等于酒精中毒。酒精中毒的状态是意识出现障碍,要么昏睡要么兴奋。

  鲁义斌因为喝了急酒,彻底醉了。那么是否如民间所传的那样喝急酒容易醉?孔浩肯定了这种说法,他打了个比方,同样的雨量,如果倾盆而下肯定比绵绵细雨,后果要严重。

  酒精代谢过程需24-48小时

  孔浩告诉记者,所谓的“醒酒”,就是酒精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中,起最大作用的便是肝脏中的酶。当酒精(即乙醇)入血液后,在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又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不同的人喝同样的酒后,为何酒精浓度及其降幅不同?孔浩说,这是因为不同人的酶的活性不同,而酶的活性很大程度取决于遗传基因,存在个体差异。从本报的实验可以看出,人的“解酒酶”和人的年龄、性别等都有关。但人的“解酒酶”并非一成不变,有大学生刚入职时只能喝1两白酒,但工作几年后,也许能喝1斤,因为在人体诱导下,酶的活性会慢慢增强。

  孔浩查找相关研究数据,发现喝酒后8-12小时,酒精在体内含量将大大降低,24-48小时会完全挥发,达到正常。

  那为何高军和范练生在饮酒6小时后,酒精浓度就已降到了驾车的安全值?孔浩称,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测试的是乙醇含量。而实际上,表面上乙醇含量降低,意味着乙醇已转化成了乙醛,乙醛对人体的伤害比乙醇大10倍。虽然6小时后,有人能胜任开车,但酒的副作用仍在持续。

  孔浩介绍,有研究表明,人每天喝酒半斤以上,持续喝10年,基本上都会肝硬化,甚至肝癌。如今饮酒已经一跃成为引起肝硬化的第二主因。

  孔浩特别提醒:由于个体在年龄、体质、解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酒后隔多久开车测不出酒驾这一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本报实验结果仅有参考价值。

  案例

  头天喝酒第二天查出酒驾

  今年4月19日晚,的哥田师傅在家庭聚会中喝高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以为酒精浓度已正常,不影响工作,照常去接班。

  20日中午11时20分,他开着的士在中山路上由南向北行驶,至张之洞路口因走错车道,被执勤交警拦下检查。谈话中,交警发现田某有酒后驾车的嫌疑,一查果然是酒驾。

  田某因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被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申领,意味着他丢了饭碗。

  今年6月20日晚8时,武昌交警在武珞路中南路路口查酒驾,拦住一辆“鄂J”开头牌照的黑色轿车。经呼气式酒精测试,男司机酒精含量为46mg/100ml,属于酒驾。该男子惊讶地说:“我晚上没喝酒啊,只是在中午2点喝了酒,还睡了一下午,怎么还是酒驾?”

  记者采访得知,中午饮酒,晚上开车被查出酒驾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