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人群不宜喝降暑凉茶
(武汉晨报)■中医专家:
凉茶有药性不能当饮料
“其实凉茶药性较重,长期将凉茶当成保健品饮用是很伤身体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解释,中医本来是没有“凉茶”之说,“凉茶”是民间的一种叫法。凉茶是几种中草药煮泡出来的,是药三分毒,因此不能常喝。
宋恩峰介绍,在市民喜欢配备的凉茶“处方”中,金银花、菊花、夏枯草等中草药确实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但也因为性寒,不能把干花泡茶当成补品长期饮用,临床上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胃部不适、肠鸣等消化道反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和孕妇都不适合饮用。
他提醒,八月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凉茶虽有降温祛火的作用,但服用过多,凉性太重对人的肾脏会有所伤害,必须辨证体质,适量饮用,尤其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
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全毅红也表示,造成人上火的成因很多,不能一味判定自己上火了就喝凉茶,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上火成因还有自己的体质去选择凉茶。
全毅红解释,凉茶本身味甘性凉,不能当水喝,只可在适当时候用来解暑降火,热性体质的人可适当饮用,而寒性体质、胃寒、脾虚、消化不良、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喝凉茶,尤其不能喝冰镇凉茶。同时不要空腹喝凉茶,空腹喝凉茶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其实最好的消暑饮料还是白开水,可以补充人体体液和电解质。
专家建议,祛火不要过于依赖凉茶,最主要还是加强锻炼,调整作息,注重饮食,从生活细节中调理好身体。
■链接:
以下四类人群不宜喝降暑凉茶
儿童和老年人:儿童特别容易“上火”,但喝凉茶并不是预防“上火”的好办法。因为儿童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对各种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易出现消化不良、厌食、腹痛、腹泻、咳嗽等症状;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衰退,同样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阳气损伤的一系列症状。老人和儿童夏天可适量喝些由菊花、荷叶、西瓜皮、藿香等凉性较轻的药物配制的凉茶,或者在凉茶里加些山楂、麦芽等健脾消食的药物,以帮助消化。
月经期女性:月经期体质偏虚,抵抗力降低,此时若喝寒性凉茶,易导致寒凝血滞、经行不畅,引发痛经,甚者月经不调。
孕妇和产妇: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最好不要喝凉茶,特别是怀孕3个月孕妇,需格外注意。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身体极为虚弱,气血亏虚,喝凉茶不仅不利于产后气血恢复,还会伤及脾胃,导致产后多种疾病的发生。
体虚和患有慢性肠胃炎、风湿病者:凉茶中的主要成分大多属于寒性,体质虚弱的人平时就有怕冷、怕风、多汗、小便清长等症状,饮用凉茶后会加重病情,伤及脾胃,损伤阳气,故气虚体质者夏季宜喝西洋参、党参等配制的参茶。
责编:朱德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