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新一轮学生减负会有新效果么?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8-25 06:29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讯(燕农)即日起,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询意见。“十条规定”要求各地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对学生和老师随机均衡编班;小学阶段不能留书面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从内容看,本次“十条规定”的要求非常严格。

  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很多孩子们仍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个看似史上最严的“减负十条”,会不会像房地产调控的一系列“国X条”一般,事与愿违?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隔膜于世,其既受体制、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其他社会层面。理论上,“十条规定”遏制一个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似乎已经足够。但现实与理论毕竟不在一个层面上,为小学生减负,绝非仅仅是规制住校园内和课堂上那么简单。

  以免试就近入学为例,人们需要担心的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下,减轻了一名小学生为入学考级、考证的压力,却放大了位处教育资源落后区域整个家庭的压力。譬如不断曝出的天价学区房,动辄每平方米数万元,优质资源小学逐渐演变成“富贵小学”,本质上,这不是减负,而是将负担放大和扩大。

  通过取消百分制、禁留作业、低年级不考试等规定,固然可以减轻学生在校内的负担。但是,却未必能够完全解放学生。报道显示,去年广州民校“小升初”考试4万学生拼3000个学位;今年昆明“小升初”择校考试应试者达3万多人,激烈竞争的程度远远超过高考,部分考场出动民警和特警维持秩序。“小升初”的激烈竞争在很多城市都存在,学校可以不留作业、不补课,但备战“小升初”的小学生,却会选择去校外自我加压。

  目前对小学生课业负担间接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包括初中在内的基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能拼爹的人群只能通过拼孩子挤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二是城市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公立教育资源的跟进速度,一些新建的商品房生活区周边,既没有像样的小学,甚至连不像样的初中都没有,逼迫着家长和学生去不断加压,这是以学校为主的减负所调解不了的。

  所以,为小学生减负,政府部门就要“增负”。一方面承担起《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根据行政区域内居住适龄儿童分布状况,“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的义务;另一方面,落实《义务教育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责任。只有增加量的供给、优化质的配置,再辅以“十条规定”,才能有望减负。

责编:王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