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内沙湖生态修复半年不少地方清澈见底 水质达Ⅳ类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8-30 06:05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谷萍)近日,网友“向往蓝天”在汉网论坛发布名为“内沙湖边好风光”的帖子,引来网友关注。生活在内沙湖周边的老居民告诉记者:“没想到生态修复才半年,湖水不臭不黑了,不少地方还清澈见底。”

  昨日记者乘坐小船,实地探访位于武昌友谊大道新生路附近的内沙湖。5.79万平方米的湖面分为大、小两个湖区,湖水清澈,水下布满一簇簇绿色水草,它们随水流舞动,好似“水下森林”,湖心最清澈处水深2.2米,清晰可见湖底的水草、小鱼及残留的土埂。

  湖岸西侧及靠近湖中小岛处,两大片莲叶接天如碧,微风过处,荷香阵阵。靠湖岸北侧的水面上漂着几朵黄色睡莲。不时划来几只野鸭、黑水鸡,苍鹭、燕子则从头顶掠过。

  正在湖边亭中吹奏萨克斯的龚先生说,他在附近住了25年,早上经常到湖边休闲。原来内沙湖水质发黑,还有臭味,今年开始修复,就再没闻到过臭味。

  负责内沙湖生态修复的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康玉辉介绍,内沙湖水质常年为Ⅴ类,今年3月动工进行生态修复,经过半年治理,目前整体水质达到Ⅳ类,部分水域达Ⅲ类,湖中氮的指标甚至已达Ⅱ类水体标准。修复工程已提前两个月完成提升水质的任务,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稳态转换。

  什么技术让水质迅速改观?“水下森林”究竟包括哪些植物?康玉辉显得比较谨慎,他说,这涉及修复的核心机密,12种大型沉水植物中,他只透露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草、龙须眼子草、金鱼藻,它们形成的植物群落可迅速改善水质。先在小湖区预实验成功后,才在大湖区启动。

  昨日,工人们开种苦草,它可强力吸收底泥释放的营养盐等成分,对水质稳定有明显作用,且维护简单。

  市湖泊管理局相关人士称,我市曾有多个湖泊进行过生态修复,但多治标不治本,或是水质暂时改善后又有反复。如何稳定修复效果是一大课题,希望内沙湖能为我市湖泊生态修复提供示范样本。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