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二桥大修 限行后首个工作日江城未现大堵
昨日上午6时20分,记者来到长江二桥汉口桥头,此时路上车辆以的士为主。15分钟后,私家车明显增多,不少是当日受管制的单号车,抢在7点管制开始前过江。长江大桥、隧道等上下口也是如此,在7点前出现一波“抢渡”高峰。
管制期间闯行车仍旧不少。7点到9点,二桥解放大道右转上桥匝道,中山大道、和平大道上桥匝道均有社会车辆闯行。还有许多车辆违反单双号限行过二桥,违反前后两个尾号限行过隧道。
友谊大道由西向北入口匝道、由东向北入口匝道进入隧道的两个入口,均有“7点20分至8点20分禁止通行”字样。这是去年底实行的老管制措施,不少车主记住了尾号限行,却忘了这里,走到通道口后无法调头。
早晚高峰时段,记者通过122指挥中心大屏幕看到,几大过江通道都非常顺畅。7时许,长江大桥往武昌方向接连发生一起3车和2车追尾事故,桥面出现滞留。10分钟后,事故处理完毕,通行恢复。
截至昨日下午5时,市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昨天长江二桥的车流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到11时为4598辆,而上周一这个数值达到了8828辆。上周六以来,二七长江大桥通行量增幅达8成,限行前每日通行量在5.5万辆左右,限行3天,通行量均保持在9.5万到10万左右。昨日,长江隧道通行车次5万辆,较上周平均值减少1万辆左右。长江大桥、天兴洲、白沙洲大桥以及晴川桥、月湖桥的通行量变化不明显。
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昨日早高峰长江隧道、长江二桥、二七大桥行程速度分别为23.6km/h、33.9 km/h、38.5 km/h。上周一(9月9日)分别为19.0 km/h、27.6 km/h、46.1 km/h,其中隧道、二桥速度分别上升24.2%、21.6%,二七长江大桥速度降低16.5%。
4个堵点尽量绕行
提醒>>>
本报讯(记者张延 通讯员李佳 钱小军 徐飞)昨日的交通状况虽然总体平稳,但早晚高峰时,部分路段由于施工、车流过大等原因还是出现了拥堵。交管部门再次提醒市民注意绕行。
堵点1:和平大道上二七大桥匝道口
由于改走二七长江大桥的公交和私家车增多,和平大道匝道口上下桥的车流出现排队现象。昨天早上在青山下桥方向,一直堵到了铁机路。9时30分,通行才逐步恢复。
建议:如果遇到和平大道滞留,可以选择走友谊大道绕行园林路至和平大道上下桥。
堵点2:中北路岳家嘴
岳家嘴因地铁施工打围,从中北路到欢乐大道两个方向都只剩1股车道可供通行。由于大量车辆改道二七大桥,早高峰时由中北路到欢乐大道堵,特别是中北路天桥下,已形成瓶颈。
建议:适时绕道徐东大街梨园,但这要视堵情而定。
堵点3:水果湖隧道—珞狮北路高架
昨日上午7时30分,市民李女士从省政府附近驾车到省妇幼附近,“水果湖隧道堵,街道口珞狮路十字路口更堵,足足在匝道口等了30分钟才下桥”。不少车辆经水果湖隧道、东湖路上二七大桥,导致沿线滞留。
建议:需要经过东湖路上二七长江大桥的车流如果梨园隧道内行车缓慢可以选择在梨园广场左转上徐东大街走欢乐大道上二环线,也可绕行双湖桥、八一路。
堵点4:竹叶山立交—黄浦大街
竹叶山转盘是后湖片区上二桥及二七大桥的主要通道。不少习惯走二桥的车辆在转盘第四层,习惯性向黄浦大街方向行驶,等驶过金桥处(武汉大道)时,再临时变更车道导致拥堵。而在黄浦大街桥下,不少往沿江大道去的车辆到了上桥匝道口才反应过来,临时变道造堵,影响到三阳路、头道街一带。
建议:提前30分钟出门,看清指示牌。不过江的车辆可以走平行的京汉大道。
地铁:客流增加7000人
体验>>>
截至昨晚7时,2号线客流较平时增加7000人——二桥限行后首个工作日,过江地铁并未出现预期的客流拥堵情况。此前,地铁集团为应对二桥限行出台了“工作日新增2辆列车”举措,从昨日运行看,完全能满足新增的过江乘客需求。
早上9时,记者从地铁2号线杨家湾站乘车,车内多个座位空余。地铁行至积玉桥站,上车的人数陡然增加,列车被乘客填得满满当当。路过江汉路站、循礼门站,四成乘客下车。中山公园站过后,乘客基本都有了座位。
在客流量最大的光谷站,一乘客反映,早高峰列车出现4次“夹人”的情况。该站工作人员解释,早高峰为赶时间,乘客一拥而上,致使车门关不上。
武汉地铁集团运营公司数据统计,上周一,2号线运营截至上午10时的客流为128860人次。截至昨日上午10时,2号线的客流为130947人次,早高峰段,人数较上周增加2087人次。早高峰集中在7时至8时,相对于人流集中的早高峰,晚高峰较分散。昨日20时,螃蟹岬地铁站一值班人员告诉记者,晚上高峰客流与往常一样,没有明显增加。
轮渡、汽渡:未出现排队现象
昨日是二桥大修首个工作日,早晚高峰汽渡、轮渡码头运力充沛,均未出现车辆和乘客排队现象。
记者昨日早晨7点半搭乘轮渡武汉关至中华路发现,轮渡乘客有明显增加,据工作人员介绍,搭乘轮渡过江的电动车主比平时要多,电动车专航汉口苗家码头(武汉关码头旁)—武昌月亮湾的电动车主也比平时多出了三分之一,而武汉关至中华路码头客流为1万余人,增长约三成。
面对客流增长,武汉轮渡公司增加了运力,在早晚高峰阶段,派三条800客位的渡轮循环发船,使乘客由原本的20分钟候船时间缩短为7分钟。
昨晚下班高峰,记者在滨江苑汽渡码头看到并未出现车辆排队现象,汽渡工作人员统计,昨日选择汽渡过江的小车较平时增加一成,电动车、摩托车较平时增加三成。
硬件支撑 科学调度 市民配合
——长江二桥“大修不大堵”背后
分析>>>
记者张延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桥,历来被誉为江城“咽喉”、“瓶颈”。此番长江二桥大修,人们做足了“大堵”的思想准备。然而,过去三天小考,颇有点令人“喜出望外”。
支撑:城市道路迅速发展
市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逼近150万大关,但城市道路的飞速建设为进行合理的交通管制提供了先决条件。
2008年底,万里长江第一隧通车;2009年底,天兴洲长江大桥通车;2011年底,二七长江大桥通车……加上长江大桥、二桥、白沙洲、军山长江大桥,目前我市已有7条过江通道横跨长江天堑,还有6条通道正在建设。2010年底,三环线全线通车,随后,作为城市快速路的二环线也大部分投入使用。
城市环线的建设让三镇交通真正“环”了起来,为市民提供更多绕行和替代选择。
管理:提前预警及时引导
市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这次大修不造堵,交管部门提前建立交通模型进行实验论证。占去2股车道后,二桥通行能力降低1/3,引导车辆通行交通容量较为富余的二七长江大桥,是本次管制方案的核心思路。
施工期间,二桥日交通量需控制在10万辆以下。采取按车牌尾数分单双号通行的措施后,平峰时段可基本满足需求,高峰时段还对部分匝道进行了限制。
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桥限行,隧道、长江大桥、江汉一桥等多处通道也必须调整管制,如何调才能更科学更合理?交通部门根据交通模型反复测算,为方便市民记忆和操作,最终确定限行车辆号牌尾号为当日日期尾数的前后两个数字。
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王高元认为,交管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反复提供绕行路线、预计堵点,通告发布后又继续针对市民疑问反复解释。这样的交通疏导模式为道路大面积建设限行避免拥堵提供了范例。
配合:市民变更出行模式
“我同事的车尾号是2,我的是5,两家人住得不远,准备以后按单双号开一辆车了。”昨日,家住东亭在硚口上班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记者以“拼车信息”为关键字搜索武汉同城生活网站,发现最近一周关于二桥大修限行拼车的消息特别多。
除了拼车解决问题,地铁2号线、轮渡的客流也明显增加。
市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二桥大修不造堵,要感谢市民对排堵保畅措施的理解。王高元总工程师分析,这几天的交通方式明显由自驾转向公共交通,体现了出行模式的改变。
专家介绍,比较健康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应该在60%以上,而我市目前仅为30%左右,改变如果能持之以恒,这个数字必然会提高。路上车少了,道路会更加畅通。
责编:江尚骏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