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企业百强发榜 百亿级23家 赚钱能力有待提高
(武汉晨报)昨天,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武汉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13武汉企业100强排序榜”,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继续领跑企业百强。
市长唐良智评价本届企业百强,体现“换挡不降速”特点,在国家定出较低的7%GDP增长目标,进行科学调整后,武汉企业发展仍保持高速增长运行,是可喜现象。他同时对武汉经济提出“分化真进位”,“转型走前列”的期望。
据了解,新鲜出炉的榜单以2012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并附加净利润、总资产、所有者权益、研发费用、纳税总额、从业人数、海外收入等11项指标,并不以单纯的销售额为参考标准。
本次企业百强榜入围门槛为17.93亿元,较上届企业百强最后一名的14.75亿元提高3.18亿元,增幅21.58%。其中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3家,较上届增1家,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9家,较上届增8家。
武汉百强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本次排序,分别选取2008年和2012年企业100强作为比较对象,从规模、效益、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和“走出去”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比较看来,2008年企业百强的入围门槛是销售额6.08亿元,本届17.93亿元,为2008年2.95倍。本届百强企业营业总收入为14606.70亿元,是2008年的2.46倍。百强企业的资产总额本届为18947.38亿元,是2008年的2.57倍。
百强企业效益提升有隐忧
虽然企业规模从数据上体现可喜形势,但在对本次百强企业的研究分析中发现,百强企业打造赚钱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体现社会效益的主要指标是纳税总额、员工总数和所有者权益。2013年百强企业纳税总额为1114.83亿元,是2008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3.36%。企业员工总数2013年达到104.14万人是2008年的1.36倍,与2012年持平。两项指标增速增幅均小于销售额指标。
而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人均利润、平均资产利润率、平均销售利润率,从2012-2013这两年看,企业百强的经济效益指标均下降,如利润总额同比降低7.79%,人均利润同比降低13.93%。
分析认为,这种状况可能与企业百强所有制结构中,国有企业占比较高有关。
民营大军迅速扩充百强军团
百强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也能反映领军企业的结构配置是否合理,从所有制结构看,2013年百强企业中国企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为58家,比2012年少2家,比2008年多一家。
增长最明显的是民营企业数量,2008年仅有22家民营企业进入,但2012年增长到36家,2013年也有35家。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呈下降趋势,2013年仅有5家入围,是2008年1/3。
从企业产业结构看,制造业企业数量下降,服务业企业数量大幅上升。
责编:朱德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