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志愿者爱心服务 可按小时“存取”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10-16 07:55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俊 通讯员朱素芳 夏津明)昨日,由江汉区政府出资聘请的“爱心银行”行长徐硕在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上岗。这意味着,西桥社区50多位志愿者今后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的每次爱心服务,都有专人跟踪“存取”。

  江汉区“爱心银行”于2009年8月28日正式启动。高龄、独居、生活困难、突遇灾害等急需关照的老年人,都可向社区志愿者申请照料服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可以将服务时间按小时“储蓄”,其父母、配偶及自己,年满60岁后因病、因灾等原因遇到生活自理困难,可凭“存折”免费享受志愿者服务。

  这项爱心服务得到社区志愿者们的响应,但“爱心银行”的发展遇到瓶颈。由于社区无法安排专人管理,除了2010年江汉区的“爱心银行”有记录,之后的3年就没有详细统计资料。服务记录不明晰,更是造成4年来无人“提取”。

  为了让志愿者们金子般的善良“有存有取”,江汉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在西桥社区试点,出资5万元聘请专业社工为“行长”,管理“爱心银行”。“行长”定期对每张“存折”建立电子台账,根据老年人需求,组织专业机构对志愿者展开培训,并对有“取款”服务需求的志愿者提供帮助。

  今年57岁的志愿者刘仕武是社区有名的“能工巧匠”。几乎每天他都要接到社区高龄老人换龙头、修窗户等各类求助电话。他表示:“虽然我不求回报,但是爱心银行‘有存有取’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

责编:王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