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老万城欲携酸梅汤北上东进
长江日报(记者吴昊)近日,不少读者表示,武汉拥有酸梅汤的“老字号”是城市财富,希望本地企业好好利用,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而不要形成内耗。
酸梅汤是武汉人喜爱的夏季饮品,但随着社会发展,老字号的传统生产方式已面临困境,本地酸梅汤、酸梅膏的市场长期由外地品牌占据。
不过,传统饮食文化需要传承,不少本地企业已通过工业化生产,让酸梅汤走进现代生活。
本地最大的酸梅汤生产企业之一——武汉老万成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生产基地已投产,目前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新基地占地约30余亩,厂区内,三条百余米长的生产包装流水线十分现代,年产量过万吨。市质检局稽查分局局长童启斌介绍,该公司于2007年在业内率先通过QS认证,2011年又通过ISO9001认证。根据抽查结果,也是本地酸梅汤生产企业中最大最规范的一家。
该公司董事长涂丽琼回忆说,自己原来是饮料经销商,看到外地酸梅汤占据武汉市场,就想到生产武汉本地产的酸梅汤。2006年,涂丽琼申报注册汉口老万城(汉和城是繁体)商标,2009年获批。“注册时,老万成的商标还在浙江人手里,我们想守住武汉传统饮料的根,也是最早将酸梅汤摆进超市卖的武汉企业之一。”
除了“汉口老万城”,不少企业都发现酸梅汤饮料的市场空间,一到夏季,汉口老万城、青菱、康鹤等本地品牌的酸梅膏,就摆满武汉超市货架。
家乐福采购部买手潘磊介绍,目前,本地市场基本由湖北企业生产的酸梅膏或酸梅汤占据,这几年,汉口老万城在家乐福销量保持第一,不过,同样是在家乐福,凉茶销量是酸梅汤的一倍多。
上海良云贸易公司袁康经理说,武汉酸梅膏在上海已小有名气,汉口老万城这几年都卖得不错。“武汉酸梅饮料要‘北上东进’,推广至更大区域,如果武汉企业能够拧成一股绳,也许酸梅汤能够像凉茶一样,成为数百亿的大产业。”
“不管是老字号,还是新字号,都是武汉的企业,最好能抱团闯市场,只有快速发展,做大规模,才能更好地留住传统。”一位资深商务人士说。
责编:王刚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