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多地均中“霾伏” 增雨飞机被雾霾困在地上
(长江日报)昨日,武汉连晴32天后盼来今秋首场雨,然而,气象部门酝酿1周的飞机增雨洗尘作业在苦等6小时后,最终因为雾霾浓重能见度未达起飞要求,被迫取消。
昨日中午,从汉口京汉大道解放公园路一栋高楼看去,长江二桥近乎隐形,江对岸完全被雾霾遮蔽
昨日上午8时,江城雨雾迷蒙,能见度降到全天最低:504米。省气象局内正在进行会商:30多人备战1周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能否成行?
此时,雷达显示降水系统正向我市移动。省人影办副主任叶建元拍板:10时起飞。负责执行人工增雨任务的3人小组立刻将20枚碘化银焰条装进越野车后备箱,驱车赶往阳逻机场,增雨专用的“运7”飞机在此待命。
8时40分,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袁业畅接到来自阳逻机场的“坏消息”:机场实时能见度不足600米,而安全起飞要求能见度为1200米,飞机无法按时起飞。
袁业畅介绍,人工增雨不能“无中生有”,而是通过发射碘化银焰条到具备降雨条件的云层中,促使云中水汽凝结、增多,落到地面。因此,飞机要在降水云团到达我市上空之前起飞,迎着云团前锋播撒碘化银。
昨日设计的飞行路线为武汉-天门- 襄阳-随州,将20枚各含120克碘化银的焰条分两次“送上天”,若发射成功雨量将增加20%。
11时15分,小组再次赶往阳逻机场,又吃了“闭门羹”。午后,浓雾未像往常一样快速消散。下午1时10分,袁业畅得到了阳逻机场的最新消息:“浓雾移动速度太慢,今天下午能见度都不会达到起飞要求。”
经过6个小时的等待,下午2时,飞机增雨作业小组返程。车上,袁业畅有些遗憾:“本来想增雨除霾,结果反而因为雾霾太大不能起飞。”
今起至11月2日,小雨仍将“驻扎”我市,飞机增雨作业小组将全天候待命,等待合适的时机。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