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满月 江城部分导游收入下降六成
(长江商报)《旅游法》自10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因为旅游行程中的购物项目被取消,部分导游收入减少了60%,导游离职、转行似乎成为时下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得知,收入下降是真,大量离职是假,而且离职的导游大多是没有导游证的非正式员工。对于正规导游,部分旅行社甚至采取了提高底薪和补贴的方式留住人才。
不过,《旅游法》的实施,的确对以带购物团为主的导游带来较大冲击。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旅游法》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应完善购物方面细则。
部分导游收入下降六成
《旅游法》规定,旅行社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得利属违法行为,因此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不得再收取购物或加点回扣。这对原先以回扣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导游们无疑是一大冲击。
中国国旅的郭文(化名),是《旅游法》实施以后转型最快的导游之一。“法律未出台以前,我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六千以上。《旅游法》实施以后,我的工资减少了 60%。”郭文说,像泰国和香港,购物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很难做到不购物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他已经开始从事旅游专线操作计调的工作, “虽然现在工资只有2200元,但是可以积累人脉,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
郭文介绍,他的同事现在要么在家休息,要么就是带带全陪团,拿点补贴工资,“其实大家都处在观望状态,等待着国家不断完善这部法律购物方面的细则。”
无证“导游”待业在家
由于《旅游法》的实施,康辉国旅的小张在一个月前待业了。准确的说,小张属于“准导游”,大学期间学习旅游专业的他没有拿到导游证。去年11月他第二次参加导游考试,但最终以6分之差与导游证失之交臂。
小张介绍,《旅游法》实施以前,他主要带团走黄陂八景和武汉一日游的一些常规线路,每天价格150元,月收入有3000元。《旅游法》实施以后,旅行社害怕罚款,就不让没证的导游带团了。
小张说:“之前旅行社对导游的要求不高,只要会讲解就行,旅行社也比较喜欢这样操作,因为没证的导游比有证导游一天要便宜50块钱。行业内,像我这样没证的导游有很多,现在大部分在旅行社从事接待或者销售工作。”
美景国旅的一位赵姓负责人表示,“今年整个行情都比较冷淡,公务团基本没有,加上《旅游法》的些许冲击,的确有一部分陆续离开了导游队伍,特别是以带购物团为主的导游。”
旅行社提高待遇留人才
不过,《旅游法》的出台,对部分导游来说,也许并非坏事。
“公司目前因为待遇而离开的导游并不多,为了避免导游流失,公司对导游的补贴基本都翻了一倍,像底薪的话,以前行业价格就1000元,现在涨到了2000元,带团的导游每天的费用由原来的150元涨到了现在的300元。但是购物这一块多少还是有点影响,所以很多同事还处在观望之中。”现就职于一家大型旅游公司的境外导游何小姐说。
位于汉口火车站的中南国旅一名周姓导游介绍,他们单位最近还招聘了很多导游,每天这些导游都在外面带团,没有听说辞职的消息,“现在导游有稳定的收入,带起团也比较安心。国内游按照每天200元的补贴,一趟下来就有千把块钱的收入,对于那些求稳的导游来说还可以。”
不过他也表示,那些以带购物团为主的导游不能接受,所以还是需要相关的政策进行调整。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