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后颈部很娇气 老公一记耳光打得妻子面瘫了
(武汉晚报)耳后“茎乳孔”,是面部神经的大本营,在冷暖交替的季节十分敏感,记者昨天从省中医院了解到,天气转冷后,面瘫患者猛增了一半,而很多都是由一些意外的“耳旁风”引起。
周日下午,打完羽毛球回来的莹莹脸上燥热,从冰箱拿出几粒冰块儿冷敷。见爸爸正全神贯注看电视,莹莹冷不丁往他脖子里塞了个冰块儿,爸爸随即“以牙还牙”。当晚,莹莹觉得脸上一阵阵发麻,睡觉时右眼闭不拢,次日照镜子吓一跳,只见右脸松松垮垮耷拉下来,嘴巴眼睛全错了位。
家住户部巷的肖女士结婚两年,小两口平时最爱打“嘴巴官司”,上周围绕家中是否需要购车,两人的争执不断升级,盛怒之下的丈夫顺手甩了肖女士一巴掌。当时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不久就发现脸“破相了”,下嘴唇和下巴歪到右边,刷牙时水往外漏。
最近天气冷暖交替,到省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患者不少都是面瘫,比9月份增加了50%。科主任周仲瑜介绍,除了熬夜、吹风、饮酒等常见诱因,对敏感部位的不当刺激,也可导致面瘫。
她说,在耳垂后的颈部,有一个茎乳孔的敏感地带,面部神经从这里探出。在天气变凉时,受到外力的刺激,很容易面瘫。另外,从温暖的房间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也会导致面部神经痉挛。
市民冷天出行,不仅要戴帽子口罩护脸,还要注意颈部保暖。面瘫最初1—2周为急性期,此时通过针灸祛风、通络、牵正,能够很快痊愈,长期拖延则可能导致永久性面部失调。
她提醒,面瘫的征兆包括表情板滞、流眼泪、咀嚼受限、耳鸣、眼睛合不拢,及抬头时一侧有额纹,一侧没有。患者洗脸刷牙都要用温水,饮食上避免油腻,急性期尽量避免看电视玩手机,可对着镜子勤练表情。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