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携38所高校建设“大学之城”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11-15 10:44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从社会融合的方向来说,高校为洪山居民打开“围墙”,为居民提供图书、博物馆和文化体育场所;而洪山为高校整顿周边面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从经济发展的方向来说,洪山与8个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创业孵化基地到几条特色街区,为洪山的创新发展埋下漂亮的伏笔。

    上周,洪山区政府举行“大学之城建设论坛”,区内10多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汇聚一堂,为建设“大学之城”出谋划策。

    此前一周,洪山区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召集最新一批咨询委专家,讨论主题同样是建设“大学之城”。

    如今,“大学之城”正成为洪山发展的热门关键词。

    何为“大学之城”?洪山拥有38所大学,武汉市列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部属重点大学全部在此,是全市科教资源最为集中之地,在校师生总数达50余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0%以上。2012年,洪山区的专利申请量已突破8000件,占全市总量的1/2,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专利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这是天然的“大学之城”。然而,如何携手38位“兄弟”,充分服务高校,善用高校资源,将天然优势转变为实际的发展动力,达到城区与大学的融合与发展,正是洪山预备解答的一道重要课题。

    此前,洪山已有一些尝试。

    从社会融合的方向来说,高校为洪山居民打开“围墙”,为居民提供图书、博物馆和文化体育场所;而洪山为高校整顿周边面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从经济发展的方向来说,洪山与8个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创业孵化基地到几条特色街区,为洪山的创新发展埋下漂亮的伏笔。

    据了解,洪山正联手华中科大、地大,制定“大学之城”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而这个计划将着力区校合作,从点至面,由浅入深,其文化配套、服务功能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大焦点。洪山区认为,“大学之城”的建设过程,正是建设创新型城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洪山区负责人表示,“洪山推进大学之城的建设,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我们规划好、设计好、持续不断、锲而不舍地去推进。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也不是三年五年能够建成,但是我们现在要朝着这个目标锲而不舍地去努力”。

责编:刘远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