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推出"全面深化改革32条" 2014年或成破题之年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12-24 10:53 来源:
【字体:

  (楚天金报)2014年,或是武汉全面深化改革的“破题之年”。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并通过了《武汉市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32条改革任务或探路前行、或打破壁垒、或自我革新。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说,作为特大城市的武汉,不能等在原地,必须在一两个重点领域拿出系统的改革设想,率先突破。“政府购买服务、科技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成为明年改革的三大重点。”

  推进国企改革

  列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

  水电气将向民资开放

  32条改革任务中,有8条是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武汉将选择部分国有企业试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推进国企改革,让更多领域向民企开放。

  按要求,武汉将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入非公有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市属国有出资企业及其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及项目投资。选择部分行业和国有企业开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

  发改委人士透露,武汉市将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动经营性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比率。“国有资产管理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

  另外,武汉将首次在国企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形成经理层人员市场化选拔、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市场领域,实行统一的准入制度。制定负面清单,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业务范围,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消除隐形的准入障碍。

  今年,武汉已向民资开放19个垄断领域,包括交通基建、能源、国土资源等。“明年还将开放一批领域,如水电气等公共服务。”

  转变政府职能

  梳理权力的“鞭子” 理清各部门职责

  明年一季度晒“权力清单”

  “每个部门权力有哪些?列一张清单,清单之外的一律不管,清单之内的好好管。”昨日,市长唐良智要求,明年一季度,武汉要“晒权力清单”。

  根据要求,各级部门将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把权力主体、依据、申报材料、收费标准、办事流程、期限等一一列清楚,接受社会监督。

  武汉还将重新制定《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在重大行政决策时,细化决策流程,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建权力清单,同时也要理清各部门的职责。”副市长张光清举例说,修好的马路没几个月就压坏了,原因是大量砖砂车辆超载,可就这个问题,建委、交委总是管不好。

  武汉市法制办负责人也指出,当前,武汉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缺位、慢到位、不到位等现象;某些领域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多头执法以及多层执法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滥用自由裁量权、相互推诿、以罚代管等问题时有发生。

  对此,唐良智形象地比喻说,权力的“鞭子”,到了末端总是理不顺、扯不清,犹如乱糟糟的头发,不能一梳到底。“明年年底前,要梳理好权力的末端‘毛细血管’。”

  此外,发改委还透露,明年武汉将开展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

  政府购买服务

  公共领域政府“让位”变所有者为承租人

  进一步向企业购买服务

  明年,武汉市政府将在诸多公共领域“让位”,将进一步向民营企业购买服务。

  市发改委主任吴清介绍,“政府购买服务”是明年改革的三大重点之一。武汉将尽快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的目录和细则,在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基础设施领域,更多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而非拨款给相关部门。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武汉将逐步采用企业投资、政府租用的新模式,政府将从“所有者”逐步向“承租人”转变。“事实上,企业投资、政府租用的模式,武汉已有尝试,即市民之家。”《改革要点》起草人之一,武汉市发改委体改处处长张卫东介绍,该模式既缓解了政府负债压力,又放宽了民营资本准入门槛,一举两得。

  在民生领域,也将有更多公共服务向社会购买。武汉市民政局局长罗时春举例说,如社区养老事业,政府将不再增加社区养老服务岗位,而是向义工组织购买服务。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