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5个新城区放鞭减三成 政府不放“开门鞭”是关键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2-23 14:26 来源:
【字体:

 

  

正月十五过后,新洲区文昌大道鞭炮一条街仍有许多鞭炮积压。

  本报“微调查”:政府带头不放“开门鞭”是关键

  (武汉晚报)今年是武汉中心城区再次“禁鞭”的第一年,正月十五过后,本报记者分别探访了黄陂、新洲、江夏、蔡甸和汉南5个没有禁鞭的新城区,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烟花爆竹销量锐减,燃放量多下降三成以上。本报“微调查”反映:92%的受访者认为,党政机关带头不放“开门鞭”起了关键作用。

  “鞭炮第一街”生意减了一小半

  位于新天大道汉阳、蔡甸接壤处的“快活岭鞭炮一条街”,成市于20年前,18家店铺产品齐全,规模省内第一,被称为“湖北鞭炮第一街”。“禁改限”期间,这里的鞭炮价格比市内便宜两成以上。昨天,记者到这里探访,“恭君发烟花批销店”的彭老板说起今年的生意直摆头:去年春节卖了30多万元,今年仅18万元。

  近年来,彭老板手头积累了10多个企事业单位客户,一买就上万,多的达2万元。今年,这些单位一个也没有来。一盒有奥运会标志的熊猫烟花,标价350元,卖260元都没人要。春节的销售量占全年的八成以上,中心城区禁鞭以后,特别是机关单位不放鞭,生意降了一小半,以后只能靠远城区的婚丧嫁娶、开业迎宾和地产业的开工封顶了。

  “鞭炮这碗饭算是要吃到头了。”蔡甸供销烟花爆竹公司总经理姚建新说,去年春节,公司销售上千万元,今年仅五六百万。他只有减少库存、裁减员工。蔡甸环卫中心主任欧阳红星说,去年春节,蔡甸每天鞭渣量为30吨,地上纸屑像厚厚的地毯,今年减少了20%以上,“新城区居民自觉减少放鞭,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5名城管干部拒放“清香鞭”

  汉南有放“清香鞭”的习俗:春节前有亲人去世,亲朋好友要在春节后到逝者家里烧香,后来则演变成自带鞭炮到逝者家里放。今年春节,汉南区城管委的陈先生和4名同事相约,拒放“清香鞭”。

  春年前,5户“清香家庭”分别通知各自亲朋好友和街坊,请不要前来放“清香鞭”。

  汉南区月亮湾环卫所路队队长杨芳说,汉南属非禁鞭城区,但今年春节很多市民没放鞭,鞭炮垃圾清运量同比下降了三成。这个数字,与汉南百花街“鞭炮批发一条街”老板们的说法差不多。鞭炮批发商李老板说,今年春节,他的鞭炮总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七成。

  黄陂前川街12个社区“限鞭”

  “去年春节放了5个1万响,今年就放了一挂2000响的鞭,政府的宣传力度蛮大。”昨天,黄陂区“前川欣城”小区居民熊先生说,每次回家,都看到小区里贴着“倡导文明过节,不要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标语,决定少放点鞭。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去年整个春节,小区都沉浸在鞭炮声中,今年仅除夕夜响声比较密集。

  春节前夕,黄陂区倡导居民春节期间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即使要放,也要注意安全减少污染。前川街12个社区居委会号召居民“限鞭”,工作人员进社区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居民楼前张贴了提示语。

  前川街鞭炮售卖点相对集中的双凤大道上,20多家烟花爆竹销售点有些大门紧闭,开着门的也没什么生意。一家店的董老板说,今年鞭炮生意完全不行,积压太多了,准备转行。他指着店堂说:“你看,这都是今年积压的。”

  黄陂区城管局环卫科工作人员说,今年大年初一,城关鞭渣近220吨,同比少了80吨,初二到十五,只有去年的一半。

  老板不再放鞭“拼富”

  新洲李集居民陈喜华在广东东莞做生意,挣钱一年比一年多,每年回家过春节放的鞭炮却一年比一年少,今年他一分钱的鞭炮也没买:“现在城市的空气质量不好,放鞭炮蛮吵人,放完了还要扫渣子,是花钱买罪受。”

  前些年,新洲在外面做生意的老板回家过年,买的鞭炮要用车子拖。特别是大年初一还要比一下,哪家的鞭炮放的时间长,哪家的放得响,就说明哪家有钱,来年发更大的财。这两年,几乎没人再比了。恰恰相反的是,地方越偏远、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放的鞭炮还多些。

  新洲区烟花爆竹批发网点由区供销社统一管理,初步统计,今年春节的销售量同比减少两成左右,特别是邾城街,鞭炮声比去年稀疏多了。该区人民医院统计,春节期间,仅发生两起被鞭炮炸伤的事故,往年则是数十起。

  今年春节前,新洲区下文,严令党政部门放开门鞭,区文明办通过电视、广播和张贴通告等方式,向全区居民发倡议书,要求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噪声、垃圾和大气污染。两个大型居民小区物业则率先禁鞭。邾城街文昌大道如意花炮城的刘建武师傅摇头说:“销量起码降了30%,仓库租金、人工和门面费用没降,赚不到钱。”

  欲放迎新鞭不好意思点

  2月21日,武汉市万家乐烟花爆竹公司老板张志国,独自坐在门店里无聊地翻着报纸打发时间。他的烟花爆竹公司,是江夏区的唯一指定批发商,负责给辖区数百个销售点供货。这一天,他的门店一挂鞭炮也没能卖出去。以前,即便是正月十五已过,他的店每天至少能卖100件鞭炮。

  张志国说,近些年,江夏的烟花爆竹销量呈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在今年来得特别突然。“大年三十和新年初一,你在纸坊城区就听不到几声鞭炮响。”以往,除夕和大年初一,是鞭炮销量最大的两天,张志国一天最高能卖8万元,可如今只有3万元的销量。

  张志国说,今年,他的公司进货9万件,目前只销售了6万件,销量相比去年直降了两成。在他看来,农村居民不断进城,而城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在增强,传统观念也在变化,今后,江夏的鞭炮生意将越来越难。“我自己卖鞭炮,过年也只放了一挂鞭。”

  尽管江夏并没有禁鞭,但江夏经委宿舍18户居民,仅有4户居民放鞭。居民王先生记得,大年初一,他拿着鞭炮下楼,准备放一挂迎新鞭。可当他下楼看到地上干干净净,几乎没有鞭炮屑,便收了鞭回了家。“人家都没放,就你自己放,吵了邻居睡觉,也不好意思。”

  今年,江夏区委、区政府一直在宣传、提倡不放鞭,这给江夏居民意识的转变起了助推作用。江夏已有人提议,拟在靠近中心城区的庙山等地禁鞭。

  政府带头是关键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通过微信对50位新城区居民作了调查:“今年新城区居民不放鞭或少放鞭的原因有哪些(多选)?”选择“党政机关带头不放‘开门鞭’”的有46人,占92%;选择“产生大气、噪声等污染”的有44人,占88%;选“浪费金钱”的有33人,占66%;选择“响应政府和社区号召”的有27人,占54%;选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有22人,占44%。

  新洲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黄金旺说,远城区烟花爆竹燃放减少,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确实很明显。禁止公款买鞭,部分企业也不攀比了,鞭炮销量就去了大头。

  中心城区禁鞭,对新城区影响也很大,新城区居民在中心城区工作的很多,这些人经济条件较好,社会地位较高,在家乡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传递正能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记者齐翔 高道飞 张勇军 见习记者欧阳崧 通讯员 揭兴旺 彭兵虎 王佩玺 徐文婷 肖莉

责编:田静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