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韩流来潮 “欧巴”是条文化“鲶鱼”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3-02 10:2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体:

(武汉晚报)在手机微信或者网页搜索栏里输入“炸鸡和啤酒”,满屏就开始飘落雪花。这个颇具诗意的场景,脱胎于最近一部火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从“长腿欧巴”李敏镐上春晚,到《星星》好几亿网络点播量;从千颂伊的衣装饰品引发网购潮,到都教授读的书中文版脱销……这个冬天里的“韩流”,几乎可以用“汹涌”来形容。

    登陆中国的“韩流”,并非第一次引起热潮。比如全智贤,十多年前就已经是中国大学生心中的“野蛮女友”。最近十几年里,韩剧韩星更是此起彼伏——今天的冰冻三尺,自非一日之“韩”。

    我们所处的时代,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价值多元的文化态度,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自己的各种精神需求。相应地,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地理边界也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这样的竞争中,对外国作品引进数额、播放时段采取的一些限制政策,已经显得意义不大。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能否融汇古今、沟通中外、扬弃传统、立足现实,创造出有民族性、时代感的当代作品,赢得观众的尊重和市场的认可。

    《星星》走红,不必盲目跟风,但也不应视若无睹。明星帅哥美女开路,浪漫爱情童话架桥,靠脸蛋和纯真营造的梦幻感来俘获粉丝的代入感;采取边制作边播出形式,故事悬念可以根据观众反应及时调整,以开放性赢得大众的参与感……这些容易看见的成功原因之外,是台前幕后的“欧巴”们对细节的打磨、对制作精良的追求、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对流行文化生产链条的纯熟运作。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努力,才激发了一波一波的“韩流”。在中国掀起流行热潮的“欧巴”们,如同经济学家常讲的那条“鲶鱼”。外来竞争激发内在活力,并不是坏事。中国的文化生产者们,只有早日在竞争中扑腾出一副“好身板”,才不至于每次“韩流”来时,那么多人“打喷嚏”。

责编:龚晓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