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地铁穿越长江时打手机辐射最大 专家提醒:尽量少打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3-04 06:07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韩国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去年调查显示,在电梯或地铁内拨打手机,受到的电磁辐射比平时高出6-15倍,并建议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尽量不要在乘坐地铁、电梯时接打手机。本期生活实验室邀请武汉碧海云天环保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地铁二号线上进行手机电磁辐射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在地铁里使用手机辐射的确是地面上的数倍,而当地铁穿过万里长江时,辐射强度最大。

  【实验主题】:在地铁运行中的手机电磁辐射变化

  【实验人员】:电磁工程师凃正强、陶文康

  【实验地点】:轨道交通二号线

  【实验工具】:BHYT2010场强仪

  【实验对象】:不同品牌、运营商的A、B、C三部智能手机(注明:手机A、B为3G号段,手机C为GSM号段)

  【实验过程】:右图

  【实验结果】:

  在地铁中打手机电磁辐射值比地面上高出3至5倍,车厢内打手机要比候车时电磁辐射更强,当地铁通过长江时,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此外3G手机信号的电磁辐射明显小于GSM信号。

  (尽管通过长江时3部手机的电磁辐射检测显示值,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2V/M限值,但实际辐射值还需乘以该强仪的准校系数0.6,此数据只对本次实验有效,手机的型号、品牌、通讯运营商以及地铁乘客数量、电子设备使用情况等因素,都会使检测值发生变化。)

  在二号线沿线不同站点对三部手机使用时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检测值处于上下波动中;车厢开门时辐射值降低,运行时辐射值升高。

  实验过程中,除A、B、C手机外,对地铁乘客使用的不同号段手机进行随机检测,数据显示与A、B、C手机大致相符。

  专家提醒:仍在安全范围内,但尽量少打

  本报讯(记者魏娜)“尽管地铁穿越长江时,GSM号段的手机在测试中辐射强度达到14.4伏/米,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限值2伏/米左右,但持续时间不到30秒,随着信号增强,迅速下降至安全范围以内,并不足以挑战人体健康。”资深电磁工程师凃正强认为不必感到恐慌。

  手机辐射频率一般在30-3000MHz之间,根据国家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于公众“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12伏/米”。也就是说如果24小时内,在电场强度超过12伏/米的环境下连续待6分钟以上,就属于“超标”了。

  凃正强介绍,手机的电磁辐射根据距离发射基站的远近不断变化。距离发射基站越近,信号越强,辐射也相对小。距离发射基站越远,信号就越弱,辐射也就会变大。在此次实验中,GSM号段的手机超标时间持续不到半分钟,因此仍在安全范围内。

  据介绍,电磁辐射根据波长分为“电离性辐射”和“非电离性辐射”,核电站、医院使用的X光射线、做手术用的伽马射线等属于前者,其波长很短、光子能量很强,足以破坏人体分子的化学键,具有直接的伤害作用;而手机等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波属于后者,波长比较长,能量很弱,它们的光子没有能力破坏化学键,人体的直接感受就是体温升高或者产生静电。

  手机是低功率的射频辐射发射器,运行频率为450至2700兆赫,在手机使用的频率上,大部分的能量被皮肤和其他表面组织吸收,能使人体的温度略微升高。其实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大街上的环境辐射一般在0.5-1.0伏/米左右,而人对于辐射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肌体对微量的辐射损伤也有自我修复能力,凃正强说,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无线设备并不会造成危害,但如果需要在地铁中长时间用电话,不妨借助耳机,降低辐射强度。

  手机辐射为何在地铁中变大?“手机的辐射跟信号强弱有关,地铁通过长江时辐射强度最大,正是因为在江底通行时信号最弱,手机自动加大功率搜索的结果。”凃正强介绍,地铁车厢的金属外壳来回反射的电磁波,也是导致车内电磁场强度变大的原因。凃正强说,手机的电磁辐射根据距离发射基站的远近不断变化。地铁车厢是一个相当封闭的环境,车厢外的电磁波很难穿透金属外壳到达车厢内的手机。在信号相对弱的环境下,手机要想达到通信稳定,会自动加强信号发射的功率,随之,产生的辐射也会增强。

责编:朱德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