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13年环境"体检"报告:饮用水水源地100%合格

2013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
(长江日报 记者刘舒)昨日,市环保局发布的2013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市河流、湖泊水质连续两年提升,水体适合市民游泳的湖泊增至20个。
饮用水水源地100%合格
公告显示,去年全市11条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沙河、举水河、滠水河等8条河流水质达到可以放心饮用和游泳的Ⅱ类至Ⅲ类,占全市河流比重66.7%。其中,武汉市民饮用水水源地长江武汉段和汉江武汉段干流水质优良,分别符合Ⅱ类、Ⅲ类标准。两江沿岸分布的中心城区10个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和新城区9个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质100%达标,意味着我市地表水可放心取用。
可游泳的湖升至20个
去年我市首次对166个湖泊进行全面“体检”。结果显示,去年我市89个重点湖泊水质稳定,与去年相比,东大湖、烂泥湖、塔子湖、严东湖、野湖、竹叶海和紫阳湖等7个湖泊水质好转;北太子湖、机器荡子、菱角湖、鲁湖、内沙湖、四美塘和小南湖等7个湖泊水质变差;劣于Ⅴ类的湖泊数量连续两年下降,从2011年的24个减少到2013年的13个,两年减少11个。全市89个重点湖泊和9座大中型水库中,可游泳的Ⅱ类、Ⅲ类水体达20个,较去年增加了6个。其中斧头湖、梁子湖、牛山湖、日光湖、星光湖、木兰湖、月光湖、道观河水库和矿山水库9处水质全市最佳,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非重点湖泊水质污染更重
首次进行监测的77处非重点湖泊水质较重点湖泊污染更重。除西湖、神山湖、郭家湖、道士湖因水位较低不具备水质监测条件,其余73个湖泊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没有非重点湖泊达到水质Ⅲ类标准,只有13个湖泊达标(Ⅳ类,可作一般工业用水和不直接接触人体的娱乐用水),其余非重点湖泊水质为Ⅴ类、劣于Ⅴ类。环保专家介绍,非重点湖泊多为封闭性湖泊,水量小,受降水、地面污水面源污染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水质更易受污染。
环保部门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湖泊的精细化管理。继去年全市公布了武汉湖泊地图,为166个湖泊确定坐标、锁定岸线后,今年拟修订《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完善湖泊保护管理责任制,加强湖泊保护规划和整治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加强湖泊水污染控制,明确湖泊外围控制范围内土地开发利用的要求,加强涉湖工程监管。今年1月进行的2014年首次地表水水质监测显示,全市水质类别为Ⅱ类~Ⅲ类的湖泊数量较去年再增2个。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