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查噪音扰民受阻“环保审批”居民质疑半夜施工
凌晨1时30分左右,记者随市城管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工地负责人拿出一纸审批手续说:“这是环保审批过的。”记者看到,在这张武昌区环保局审批的“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审批表”上,该工地被允许在4月2日晚10时至4日凌晨6时进行夜间施工。
对此,城管执法人员表示“无能为力”,不能责令工地停止施工。
记者看到,该工地与旁边小区的居民楼仅有10余米之隔,工地内3辆大货车来回穿梭,施工大楼前一台混凝土搅拌机正在作业,机器产生的巨大声浪,令人交流起来只能靠“吼”。工地的噪音让旁边居民楼道内的声控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城管执法人员介绍,民用声控灯需要60分贝才能亮,因此工地现场至少有80分贝。
附近小区居民李先生说:“本来白天工作压力就大,晚上想休息下都不行,这样你能睡着吗?”
据悉,在城管部门每晚接到的近百起市民投诉中,大部分工地都办了环保审批。
按规定,施工单位因工艺要求(如混凝土连续浇灌)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向所在区环保部门申请。夜间施工一般为1-2天;非工艺施工晚10时至次日凌晨6时严禁作业。
该工地负责人称,正浇灌混凝土地基,一次要10多小时,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建筑质量。对此,市民质疑:如果这样,即便从早上7时灌到晚上10时,也有15个小时,难道非要在半夜进行?况且,该工地已连续近10天被投诉夜间施工,难道天天要进行连续浇灌?
油烟灌进楼道呛苦业主
本报讯(记者刘智宇 实习生刘雨祺)“餐馆排烟口开在小区里,楼道里全是油烟。”昨日,市民罗先生发微博爆料称,武昌区美城清芷园小区旁一餐馆,私自在小区内墙壁上凿出排烟口,油烟灌入小区楼梯间,业主苦不堪言。
昨日上午11时30分许,记者在位于徐家棚街三角路的美城清芷园小区看到,小区外有3家餐馆营业,门口排烟口不断向空中排出油烟。紧邻小区大门的“百味馆”餐馆,除了在小区外有排烟口,小区内也有一个排烟口。
小区怡雅楼3单元1楼墙角处,1个直径约半米的排烟口被木板遮掩,颇为隐蔽,墙壁上布满油污。这个直通“百味馆”厨房的排烟口正“轰隆”运转,不断有油烟排出,颇为呛人。进入3单元楼内,楼道、电梯等处同样能看到大片黑色烟渍,空气中弥漫油烟味。
该单元10楼业主罗先生说,油烟灌入楼梯间,从电梯井上到各个楼层。
“和餐馆老板交涉过很多次,”小区物业一邬姓经理说。今年2月份,城管、工商、环保多部门前来执法,责令餐馆在3月底之前加装油烟净化器,并封闭小区内排烟口。“油烟净化器装了,排烟口一直未封闭。”
餐馆油烟直排小学操场
全校师生闻着油烟上课
本报讯(记者李永刚)“孩子们每天在呛鼻的油烟味中学习。”昨日,西马路小学学生家长向本报记者投诉,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管管校门口的小餐馆。
昨日11时,记者来到位于江岸区惠济路的西马路小学,校门口一共有7家小餐馆,每家的生意都还不错。校园里,30多个六年级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几家餐馆黑乎乎的后厨窗户就在操场跑道边,厨房里不时传来厨师烧火炒菜的声音,刺鼻的油烟直接通过简易的排风扇吹向操场。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门口的餐馆从早到晚都在营业,教室里整天都能闻到油烟味。有时候油烟味太重,就会觉得恶心,吃饭没食欲。
几位学生家长也对此表示不满,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督促小餐馆安装抽排油烟的设备,还孩子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
责编:刘远霞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