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海关查获我省首起走私废物案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4-05 07:21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不法分子通过挂靠有资质的纺织品公司,骗取环保部门许可证,将近2万吨的废纺织品走私入境。昨日从市检察院获悉,走私团伙14人被提起公诉。这是我省查处的首起走私废物案。

    货商不符

    牵出走私团伙

    2013年3月,武汉海关发现荆州市永昌纺织有限公司报关的废纺织品进口后,未运到许可证上批准的利用商。

    线索交由东湖开发区海关缉私分局办理,疑问扩大。荆州市永昌纺织有限公司、武穴市新矶棉业有限公司、京山祥发纺织有限公司等3家具有废旧纺织物处理再利用资质的公司,自2011年至2013年先后向环保局申请《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总额度达6万吨,但均未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固体废物原料,其报关材料中,合同、发票、装箱单等票据均有伪造嫌疑。

    调查发现,这3家单位进口的废纺织品最终都运往浙江省苍南县的18家个体户,赵某、经某等人进入侦查视野。一个以骗取许可证、伪造合同装箱单、走私废布料的团伙浮出水面。

    借壳办理

    进口许可证

    2011年,犯罪嫌疑人熊某以帮忙办理环保资质变更的手续为由,获得荆州市永昌纺织品公司老总卞某提供的公司营业执照等,随后又当着卞某的面,在申请办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资料上盖上永昌纺织的印章,并当场给了卞某5万元好处费。此时卞某明白,熊某帮忙办证是假,借他们公司资质办理进口许可证是真。

    至2013年,熊某通过上述手段,先后办理《许可证》额度高达6万吨,以9元/吨左右的价格卖与他人。后经倒买倒卖,这些许可证全部落入赵某、经某之手。

    “洋垃圾”

    堂而皇之入境

    拿到许可证是经某、赵某等人大量走私废物的第一步。

    2011年,赵某注册成立天津润成天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进出口业务,其实主要业务是倒卖《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经某注册成立上海益福公司,主要从事固体废物的进口货物代理事务。

    经某交代,客户一般都是自己在国外组织货源,然后委托他代理清关。谈好代理费,确定该批货物使用哪家进口商的许可证。货物入关后,经某等人再将废纺织品运往苍南的“开花厂”,把废旧布料加工成棉花纺纱。由于没有环保设备,这些小作坊加工废旧纺织品时,产生大量未经消毒的污水,严重污染水源。 

    经查,2012年,经某等人先后向上海海关申报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纺织品1600余吨。与经某、赵某共谋或单干的其他嫌犯,以类似方式将“洋垃圾”走私入境近2万吨。

    2013年4月至8月,经某、赵某等14人相继落网。

责编:王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