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生命银行”专利为细胞装GPS 填补国内细胞工程空白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4-26 07:21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裴道彰 林敏)记者昨悉,湖北省人体细胞保存库一项细胞治疗专利技术,将移植细胞利用率大大提高,解决了人体细胞来源稀缺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细胞工程空白,即将进入临床研究。

    人体细胞保存库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黄从新说,以往细胞移植技术中,细胞进入人体后,不能精确到达病灶部位,治疗效果打折扣。这项专利利用生物技术对移植细胞进行“改良”,相当于给细胞装上GPS,使其精确到达人体受损组织和器官。实验结果表明,移植细胞利用率是原来的4-6倍。

    据了解,脐带中可抽取80-100毫升血液,把其中提取的造血干细胞保存,可用于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疾病治疗,但脐带血中提取的干细胞有限,只能满足10岁以下孩子使用(半数白血病患者不是儿童),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进行骨髓移植时,也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健康成人若想保存免疫细胞,利用这项技术,只需30毫升血液,就可培养出5-10倍人体全部免疫细胞量。

    湖北省人体细胞保存库去年12月落户光谷生物城。黄从新介绍,保存年轻健康的种子细胞是一种防患未然的个性化医疗保险行为。如保存者若干年后患病,可取出保存的种子细胞进行培养,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人体细胞保存库因此被称为国民“生命银行”。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数百人通过保存免疫细胞、乳牙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表皮细胞等来备份“生命”。

责编:王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