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姑嫂树高架“肺活量”九成没用上 附近居民望桥兴叹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4-29 07:30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盼了这么久的高架桥,建设期间天天堵车,就是想着建成后能更方便,没想到还是只能走老路。”昨日,多位市民向本报反映,姑嫂树高架沿途匝道太少,居民望桥兴叹,“只方便了去机场的”。记者探访发现,由于部分匝道没有同期开通,双向6车道的姑嫂树高架上车影寥寥,而桥下的唐家墩路、姑嫂树路仍然拥堵。“看着头上有高架,却只能走底下的堵车路。”

  沿途居民  上下匝道少,出行没有受惠

  姑嫂树路高架改造工程于2012年7月启动,全长3.442公里,是连接汉口中心城区、青山、武昌经二环线、三环线到机场的快速通道。

  “到机场是快了,可沿线很多居民没有受惠。”家住常青花园在台北路上班的王女士回忆,自从高架工程启动,每天早晚高峰没有不堵的时候,“路面开挖,从家里出来到姑嫂树路,只有一股半车道,上了唐家墩路最窄的地方只有一股道,修高架桥前上班花40分钟,修路后要1个半小时。”由于施工期间缺乏有效分流道路,常青路、机场高速、发展大道、姑嫂树路乃至后湖、东西湖地区,往市内方向的拥堵加剧,居民将希望寄托在了高架桥上。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从香港路上姑嫂树高架,首先碰到的是下二环线匝道,接着是二环线上高架的匝道,前行约800米是红旗渠路右转上高架匝道、另一侧是兴业路下高架匝道。此后约1公里多,再无上行匝道,行驶至常青五路才有一个下行道,往前就是机场第二高速有上下匝道。

  住在常青花园片区的居民只能绕上机场高速后上高架,住在后湖片区汉口花园等小区的居民只能在兴业路下、从红旗渠路上。东西湖方向过来的车辆,目前也没办法经过三环线上高架桥。市民李先生说,挨了几年堵,桥虽然通了,自己还是天天在地面挣扎,望桥兴叹:“有高架反而还绕远了。”

  记者体验  10分钟仅17辆车上桥

  昨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在香港路姑嫂树高架上桥处守候10分钟,仅21台车上桥;13时许,在机场二高速上桥处守候10分钟,仅17台车上桥。桥面6车道,车辆寥寥可数,时速可轻松跑到限定的100公里。

  桥上过分畅通,桥下堵况却未改观。14时,唐家墩路和二环线路口仍然拥堵,过路口红灯需要等待5分钟。香港路方向过来仅一股道可通行,从唐家墩路到姑嫂树路后湖大道附近,1公里路程花了半个多小时。

  附近协警说:“开通两天,上高架的车辆多是往机场去,很少有往后湖、常青、东西湖的。”高架桥下的路况和以往差不多,桥虽然通了,却没有分流。

  交通专家  主路通了,配套路网必须跟上

  建设部门表示,姑嫂树高架后湖大道右转上桥的匝道正在施工,预计6月份连通;下至三环线的匝道仍需要等拆迁工作完成后才能施工。

  市交科院工程师杨玮表示,高架桥的上下匝道设计仍有待商榷。过了香港路主上桥口后,唐家墩一带只各有一个上桥口和下桥口,连接二环线和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在另一侧从姑嫂树高架桥不能直接右转进入二环线的匝道,必须绕行。这之后从兴业路开始到后湖大道,设计有3个上下通道,有一个没开通,且相隔都有一段距离。沿途小区、单位密集,上下高架有些不便。

  交通专家胡润州直言,姑嫂树高架建设的初衷除了是通往机场的快速路,还要为姑嫂树路、后湖片区治堵出力。目前重要匝道未通,直接影响高架桥的通行能力。从这两天的情况看,姑嫂树高架的“肺活量”有九成没用上,桥下却在堵,堵车成本加上建设成本,是巨大的浪费。大型道路桥梁建设,配套道路、连通道路必须跟上,否则主路通了,路网不通,无济于事。

责编:刘远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