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印象》编者解读征集标准 各大网站网友力顶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6-18 06:32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长江网记者郝琦)拿起笔,端起相机,讲述你的2014武汉生活,记录城市发展的印痕,留下难忘的城市记忆瞬间。《武汉印象·2014》丛书正面向广大市民征集作品。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套书,以往选稿有何标准,普通市民及作者如何写作更有望“中标”?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负责编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卷的主编。

  记录普通人的“2014年轮”

  《武汉印象》是以宣传“武汉精神”、塑造武汉城市形象为核心,记录武汉成就与辉煌的系列丛书。去年推出的首套《武汉印象·2013》丛书分为散文、摄影、美术、书法四卷,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记录了大武汉发展的一个文化年轮。

  昨日,《武汉印象·2014》文学卷副主编李鲁平透露,除了散文,今年丛书将增加对诗稿征集。

  李鲁平说,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天我们看到的武汉和去年看到的武汉又不一样。“在城市的进步中,2014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盼望什么,这些都值得表现和讲述。”他称,从城市建设的大篇章,到家长里短的微故事,从历史传承旧掌故,到个人情感新碎片,所有人都可以用散文或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2014的武汉印象,记录自己的“2014年轮”。

  百姓描绘大城小事

  “平民创作和精英创作相结合,是《武汉印象·2014》呈现的一大特色。”丛书“美术卷”主编张少华透露,今年美术的作品征集除面向专业画家外,也将面向广大市民美术爱好者,特别欢迎中小学生拿起画笔参与。

  “书法卷”执行主编张炳绍透露,对于普通书法爱好者应征作品,评选时对技法的要求可能会比专业作品放得宽些,篆刻爱好者也可以投稿。

  《武汉印象·2013》“摄影卷”主编贾连成介绍,今年的摄影作品征集仍以城市风光、生态美景、百姓生活、建设成果为题材,尤其欢迎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拍下他们的武汉情结。

  “今年题材要更广泛,我们的镜头尤应对准城市的新地标、新美景,既要有历史人文,也要有时尚、新生活,比如新洲、江夏这些远城区的城市发展和市井风情也应作为重点关注”。

  贾连成透露,已经征集到的一批作品,不仅作品有感染力,拍摄者的故事更感人。比如《光谷旋律》的拍摄者吴罗庚是一位尿毒症患者,《拥抱春天》的拍摄者胡军是一位聋哑人,《踏雪寻梅》的作者谢育堂痛失爱子。

  李鲁平说,“我们希望这套书记录下‘大城小事’,记录下人们‘大时代的小记忆’;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书,武汉传递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大都市,更是一座气质独特、灵魂美好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安居乐业、生活鲜活的创业宜居之城。”

  患尿毒症的吴罗庚

  守候4小时拍出“光谷旋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对武汉的感情割舍不下”。54岁的吴罗庚说。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背起相机记录这座城市的变化成长。

  在获征集的作品中,他耗时近4个小时的一幅《光谷旋律》把武汉拍得流光溢彩。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他由于身患尿毒症要进行透析,扛着约30公斤设备和长时间拍摄,比常人更加艰难。

  为了拍摄光谷,他从汉阳五里新村的家中去了光谷十几次,但因天气、灯光等原因,都没有拍摄成功。8月份,终于遇上难得的拍摄机遇,“那天天气透视度特别好,我下午3点就出发去了光谷。”吴罗庚说,为了拍摄到光谷的全景,说通附近一家30层饭店的保安,同意他到顶楼进行拍摄,为了等到太阳下山周围建筑的灯光亮起来,从下午5时等到了晚上7时。

  30多年的拍摄时间里,吴罗庚的镜头扫过武汉的角角落落。他期待“继续手持照相机,拍出武汉的正能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