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85年大城建筑造就昨日繁华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8-08 06:33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朱俐颖 陈睿)昨日中午,从小在武汉长大的杨芳,带着她上海好友们在中山大道佳丽广场吃小吃。杨芳称,中山大道一直是她心中最自豪的地方,可以说从小就在民众乐园“泡”大的,这次一定带上海的同学来看看。

    中山大道曾是一代代武汉人的骄傲,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6年。《武汉市志 城市建设志》的主任编辑、武汉地方志专家王汗吾介绍,中山大道的前世,是当年拆毁汉口堡的城垣修起的一条新路,那时中山大道指的是六渡桥至江汉路段。

    1929年开始,中山进入了第一个大建设时期。南侧,扩建了民生路、民族路、民权路和三民路,路下埋设了武汉第一批钢筋混凝土下水管道,埋设第一条市内电话线缆。北侧,建设和翻修了友谊路、自治街,前进一、二、三、四、五路等大小街道27条。这些路面全部由碎石改铺为沥青,这在当时是“敢为人先”的壮举。

    武汉社科院研究员张笃勤称,以水塔为中心,汉口人陆续建起各种里份。从三民路(六渡桥)到歆生路商铺林立,是武汉最繁华的地方。至今留下南洋大楼、民众乐园、水塔、总商会、中国银行等近代建筑。“当时武汉最盛大的文化活动也发生在中山大道上,这就是当时的汉口新市场,如今的新民众乐园。”

    拓展后的中山大道带来的便捷交通,周边又有南洋大楼、东来顺饭店、永安市场、交通路的文化一条街,形成“扎堆”效应。《汉口竹枝词校注》作者徐明庭告诉记者,一首竹枝词最能表现中山大道的繁华,“果然汉口最繁华,岂止南城百事奢。新筑市场轩敞甚,搜奇应已遍天涯”。

    中山大道的建设并未停止。1949,武汉市人民政府在财政困难的形式下,对中山大道汉江路至民生路段全长434米进行翻修,1958年为电车通车;1970年芦沟桥路至黄浦路加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改明沟排水为暗沟;1988年,重新铺筑水泥混凝土快车路面……

(责编:王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