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店里难寻3元钱的蛋糕 原料和人工成本奇上涨
蛋糕店里难找3元蛋糕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连锁蛋糕房,面包、蛋糕的价格不再是“屌丝价”了。价位比较低的菠萝包,卖到了5.5元/个,毛毛虫7元/个、黑裸麦面包5元/个,3元左右的面包、蛋糕已经难觅踪迹。250克的吐司面包,以前的售价在12—20元左右。现在,价格多在16—30元左右。
彭小姐尝试的就是最普通的8英寸的戚风蛋糕。她算了算,成本不过9.4元,她对比了下,一家蛋糕店里的同款蛋糕卖价是69元。
她罗列了一下自己准备的8英寸蛋糕原料:土鸡蛋5个(5元),玉米油40克(2元),糖50克(0.5元),某品牌纯牛奶40克(0.4元),低筋面粉85克(1.5元)。这样算下来,原料成本不到10元。
对于家庭烘焙蛋糕的成本,烘焙达人成小姐也认为,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面粉,每斤的价格也不过三四元。家庭烘焙对食材的选择空间更大,丰俭由人。即使鲜奶、牛油、食用油等都用进口原料,用的鸡蛋也都是土鸡蛋,一个8英寸的蛋糕成本价格也不会超过15元。而且,自己可以将蛋糕充分个性化。“比如在蛋糕里加香菜等,这在实体蛋糕店根本不能做到。”她说。
原料、人工成本上涨是诱因
“近一个月以来,原料上涨了,比如进口黄油、淡奶油、奶油芝士及国内原辅料等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产品制作成本上升。”她说,不过,相比起来,实体店的租金和人工才是最大的支出。“所以,单纯算原料成本,不太合理。”
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天然、健康的需要,不少中高端的蛋糕店也开始尝试非植物奶油了,添加的黄油、淡奶油等都是进口货。不少市民表示,想要达到“师傅级”的水平还是太难,如果想吃可口的成品,还是会选择实体店。
也有不少烘焙达人建议,如果想亲手为家人做美味的糕点、饼干,不妨先从简单的面包机开始练手,熟悉了流程再开始添置复杂的工具,做更丰富、个性的美食。
自己动手烘焙不见得便宜
自己动手做蛋糕和蛋糕店买的蛋糕到底哪个更划算?昨天,武汉一家连锁蛋糕店黄小姐来给市民算算账。
“在家动手做蛋糕不见得便宜。”她说,首先,买一个最便宜的烤箱就得400多元,还有打蛋器、电子秤、刮刀、量杯、量勺、硅胶板、蛋糕模具等入门级工具,算下来,动辄七八百元。
另外,很多市民只是偶尔兴趣所至,动手做一两次,原料容易闲置,没有保存好就会变质浪费。“有个朋友买了一根30多元的进口火腿,就为了给儿子做个火腿蛋糕,可剩下的不了了之,最后放坏了。”她举例说,另外,烘焙蛋糕动辄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时间同样是成本。
再则,初学者往往把握不好火候、时间等,做出来的蛋糕很可能成了“牺牲品”。朋友圈里,市民王女士晒出自己跟着视频初学做的面包,结果没有发酵好,硬得像石头。老公打趣她说:“吃一个可以顶一天啊。”
责编:胡晶晶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