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茶叶缘何选择汇聚汉口 是国际大码头可沿途批销
(长江日报湖南益阳安化县专稿 特派记者 李皖 后方记者 蒋太旭)8月10日至14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沿途探访了福建南平武夷山、江西铅山河口镇、湖南益阳安化县三个茶叶原产区,亲身感受到了在17-19世纪,千挑万担、千船万帆从一个个茶叶原产地出发,顺着溪流、湖泊、江河,共同奔赴汉口大码头,在那儿将中国茶叶集中,并继续北上,远销蒙古、俄罗斯的历史情景。
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历史。采访团走访过的茶农、茶行、茶商、茶研究学者,多数都知道:百年前,汉口被称为“东方茶港”;在两三百年时间里,汉口是这些地区的茶商们所共赴的茶运目标,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世界茶叶贸易的中心。
南方茶叶汇聚汉口远销俄罗斯
中国人所称的“万里茶道”,在俄罗斯人历史中,称为“伟大的茶叶之路”。从目前已经发现的诸多俄罗斯史料、历史地图可以看到,俄罗斯“伟大的茶叶之路”开端,无一例外,都标注为汉口。
万里茶道形成于17世纪,具体年份尚无确切考证。中国是茶文化发源地,很长时间里,是世界上唯一的茶叶出口大国。文字记载,明崇祯末(1628—1644年),茶叶已开始通过西北各族辗转输入俄国。俄国对茶叶的巨量需求,催生了多条自中国南方茶产地至俄内陆腹地的茶叶贸易线路。
万里茶道最古老的两条主线,一条从福建武夷山下梅村起,沿西北方向穿江西、至湖北,在汉口集聚后北上,纵贯河南、山西、河北,穿越蒙古沙漠戈壁,经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另一条,从湖南安化起,沿资江过洞庭湖,穿越两湖地区在汉口集聚,再北上至恰克图。这两条商路,继续在俄罗斯境内延伸,经乌兰乌德、贝加尔湖、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喀山、莫斯科等地,到达终点圣彼得堡。
这两条路上终日熙熙攘攘。先是肩挑车推,再是船行江河,接着是骡马,最后是驼队。茶叶在路上辗转一两年,其中从武夷山茶叶原产地出发的线路,总行程达1.3万公里。
如此红红火火的场景,在地球上盛演了200年。其间,位于九省要津的汉口,其输出的茶叶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0%,占对俄输出茶叶的90%以上。这一历史数据,印证了当年汉口汇聚南方各省茶叶,沿万里茶道向俄罗斯及世界远销的事实。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