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车4年未验收移交 路面破烂不堪坑苦数万居民
(武汉晚报)“我家门前的烽胜路,是连接三环的主干道,才走了4年就破烂不堪,经常出事故。如今周边几万人面临无路可走!”昨天,家住洪山区张家湾街毛坦村的村民李师傅拨打本报热线投诉。
记者实地查看后,发现路面破损确实严重,有的路段仅剩四分之一的路面可勉强通行。该路段建成4年,由于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职能部门迟迟无法接管,信号灯、交警无法到位,是导致该路况不断恶化的成因。
毛坦村主任杨幼金介绍,按照武昌南的改造规划,2005年,周边毛坦村、烽火村、光霞村、胜利村等四个城中村启动了拆迁。2006年底,烽胜路在拆迁后的农田上开始建设。
道路的建设方为武汉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道路全长4公里,为40米宽的双向四车道,亦是直通南三环线、与江夏地产项目连接的主干道,2010年通车。
按照规划,张家湾新城的改造和建设,是武汉市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道路周边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烽胜路沿线除了已建成的4个还建房小区外,还有1个经济适用房小区、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建设中。
目前,周边已入住五六万居民。“而按照目前房地产项目的体量来看,全部建完后,保守估计会有近30万居民居住于此。”然而,尽管目前仅承担了规划中五分之一的居民出行,破败的烽胜路已然不堪重负。
杨幼金说,早在2009年底,道路建成之初,由于承包商和开发商之间的问题,曾有两名有关负责人受处分。从那之后,道路的后续工作便陷入停滞,本该由洪山区城管局完成接管的道路,却因达不到验收标准,无法完成接管手续。
这意味着,道路的绿化、路灯安装、信号灯等设置均无法完成,道路通行也陷入无序。不得已之下,周边几个村与街道集体出资170万元,每年聘请清扫保洁公司对路面进行维护。
何克荣是清扫保洁公司负责人,这段路的破败,对他的工作开展也带来很大不便。何克荣和居民争相向记者反映:由于没有信号灯,这段路上出过人命;由于没有交警和城管执法人员,加之周边工地扎堆,超载和漏撒的大货车随处可见,路面破损严重;因排水不畅,这段路下雨必淹。
烽胜路沿线,正在建设中的清江锦城项目有着可容纳十万人的规划面积,然而该项目门前的路面,也是破损最为严重的区域。该项目副总柳华亮指着门前道路说:“四车道只剩一车道能正常通行。道路不通,归根结底影响的是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周边居民的呼声则更为强烈,并为此多次通过各种途径投诉。洪山区和张家湾街也曾多次协调,希望其尽快维修达到验收标准并完成移交,但均无下文。
文图/记者刘元聪
责编:邓小龙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