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学生暑期“寻青记” 穿青人渴望成为第57个民族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8-27 07:57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 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张笛扬 漆秋豆)

穿青老者身着民族服装向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展示民族乐器。

穿青人漂亮的民族服装。

    今年5月初,嫁到四川眉山的贵州纳雍县姑娘郭丹引发了社会热议,媒体一度报道中国出现了“第57个民族”。如何定义这个特殊族群?深藏在云贵高原边缘的穿青人,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带着一系列疑问,今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8名同学从武汉出发 ,走进乌蒙山东南麓群山纵谷中,来到“中国穿青第一乡”——贵州省纳雍县勺窝乡,开始了他们的“寻青记”。

    昨天,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杨起帆把制作好的纪录短片《寻青记》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6分钟左右的短片包含了他所在的社会实践团队暑假之初赶赴贵州调研的大部分实践成果。

    身份证有些独特

    “我们是穿青人,我们是第57个民族。”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乌蒙东南山区后听到的流传较广的说法。但实际上,不久前国家民委有关部门作出解释,该委近期没有确认新的民族,穿青人为“未识别民族”。

    实践团队通过走访了解到,1955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的工作组曾深入穿青人聚居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后,工作组判断穿青人没有足够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并认定穿青人并非少数民族。当地人向队员们透露,缺少民族独有的文字和语言可能是没有被认定为少数民族的最重要原因。

    2003年,公安部下发文件,要求穿青人在办理身份证时,可以采取过渡办法,将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填写为“穿青人”。

    族文化丰富多彩

    “关于穿青人的来历,各方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贵州土著居民,也有说是古代从江西逃难而来。”勺窝乡乡长田锦云是当地穿青人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自称研究穿青人已有几十年历史,在实践队员和摄像镜头前,他将穿青人的曲折历史娓娓道来:“直到上世纪70年代,勺窝乡依然与世隔绝,那时,穿

    青族的首领带领2000多人,靠锤子和斧头,用2年的时间开山破石凿开了一条隧道,连通纳雍县城,也让外界认识到这片神秘的穿青世界。现在,这条名为吊水岩的隧道依然在使用,长280米宽仅4米,是穿青人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实践期间,队员们深入勺窝乡村,走访民族色彩保留较为完整的穿青人家,接触到了穿青服装、“五显坛”、“三把头”、“山魈图腾”、傩戏等穿青族独有的民族文化。在实践队员面前,几位穿青老者穿上了特有的青色民族服装,拿出自制的民族乐器,吹奏穿青人结婚时才会响起的曲目。在另一位穿青老者的家中,团员们一睹了穿青傩戏的风采,老者介绍,傩戏也叫“跳菩萨”,是穿青人婚丧嫁娶时表演的一种舞蹈。实践队员还在勺窝乡的文化广场上,见识到了穿青民族图腾——山魈的模样。

    穿青人渴望“转正”

    实践队队长孙莉莉向记者透露,除了不被认可的尴尬,穿青人还面临着民族文化失传的危险。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年轻的穿青人走出大山,民族文化和习俗仅仅保存在老者们手中,年轻人知之甚少。一位老者介绍,他的孙子6岁就走出了大山,现在在贵阳读大学,生活方式和汉人无异。

    孙莉莉告诉记者,在走访当中,有许多穿青人表示,他们常常会因为找不到对应的民族代码,在外省遭遇难办身份证、户口迁移、无法落户之类的尴尬。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穿青族有一天能够“转正”,成为得到国家民委认可的“第57个民族”,“让穿青民族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勺窝乡政府乡长向实践团队队员们说。

责编:胡晶晶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