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2年6道“节日反腐令” 中纪委反腐警示牌前移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09-08 04:04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细致入微的中秋反腐措施密集发布。昨日上午,中纪委网站在头条要闻位置发出地方和部门“四风”问题举报方式一览表(部分)。这已是中纪委两年来第6次发布“节日反腐令”,而部署的次数逐渐增多,时间也更为提前。中纪委将节日反腐的警示牌一再前移。

逢节必令 中秋节前3次部署反腐

9月4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黄树贤做客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节目。

他提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要紧紧盯住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用公款大吃大喝、安排私人宴请,突击花钱和滥发奖金、实物等容易发生的问题。

这是近期中纪委针对“公款送月饼节礼”第三次作出部署。之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7日推出“每月e题”,邀请网友揭露公款送月饼节礼等“四风”。此后8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举报窗,同时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

7月24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国家机关中秋、国庆节假日严禁送礼、宴请、旅游、发放财物。此后,各地各部门纷纷发出“四风”禁令。

在中秋前集中部署反腐,今年不是先例。去年中秋国庆前夕,包括中办、国办、中纪委等在内,数度作出部署,要求坚决刹住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十八大以来,“逢节必令”已成中纪委的惯例。2012年12月,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久,中纪委就针对2013年元旦、春节发出通知,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这也是十八大后,中央出台的第一个节日禁令。

此后,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庆,中国官方或发出通知,或部署检查,一道道节日禁令直指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出手”提前 节前47天发布禁令

2012年底,中纪委在距离2013年元旦还有4天时,针对元旦春节发出禁令;在2013年中秋前,中纪委的节前禁令提前了16天;在距离2014年新年还有两个月之际,中纪委就发出了“贺卡禁令”,在距离农历新年还有40天之际,发出“年货禁令”,而此次发布的禁令提前到47天。

根据通报,上述8月时间段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624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据统计,其中明确指出与中秋节庆违规送礼相关的有11起。

除了群众举报和点名通报,在一些节日前夕,中纪委高层通过讲话、约谈、督导等形式,强调纪检队伍严格执纪监督,这亦成为节日反腐的重要一环。

其中,北京、陕西、吉林、四川各有2起被曝光,江苏、安徽、广西各有1起。从违规方式来看,违规(公款)发放月饼等礼物的最多,有5起。

多数案件并未公布具体涉案金额,其中颇为显眼的,是一起“30盒月饼”引发的违规案。被查处的是北京环兴街区清洁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经理王少忠。

据法制晚报

2013年9月初

月饼禁令”发出后公布“两节”不正之风举报电话、邮箱等相继发出“贺卡禁令”、“爆竹禁令”

2013年11月

“设置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买赠年货节礼举报窗口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

2014年“五一”前夕

4月8日到5月12日公布956件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

2014年中秋节前

开设“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等界面让网民可自发举报相关问题

2014年9月7日

发出地方和部门“四风”问题举报方式一览表

 

责编:李志翔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