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警方找“平安校园大使” 大学生答考题让人担忧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4-10-20 05:37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张延 通讯员万信立)本报联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警方寻找江汉大学“平安校园大使”(见本报10月9日第11版报道)。昨日,由民警根据实际案例出题的知识测试结束。324名学生参考,满分100分,仅218人过60分,且大多是刚刚合格。
    不小心坐上黑车,有学生回答要暴力反抗;被骗之后,没说赶紧报警,而是继续联系骗子,说服其退还钱款……考题涉及防诈骗、处理突发情况、防盗防火等方面,不少学生直呼考题“真难”。一些答案也让阅卷的警官哭笑不得,大学生们认为“自己不会遇到骗子”,单纯和天真令人担忧。
    缺乏常识: 日常安全问题频频出错
    骑自行车应该走什么车道?乘公交时如何防止被扒窃?什么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这些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骑自行车应走非机动车道;乘公交时应避免打瞌睡,把包放在胸前;电器、油类起火都不能用水扑灭。
    经统计,这三道生活常识的选择题正确率只有五成。有的学生认为骑自行车应该走机动车道边上,有的认为乘公交时把贵重物品放在衣服的口袋就行了,有的觉得寝室里电器起火可以用水灭,没有想到用水能导电,用来灭“电火”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法律常识题错误率也很高。如购买偷来的自行车是违法的,不少学生都觉得这样做没有问题,该题正确率不到三成;又如偷室友钱、打架斗殴是否会犯法,不少同学觉得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内部问题”,不犯法。
    危急情况下还是很天真: 自救意识较薄弱
    在赶时间的情况下坐不坐黑车?不小心上了黑车,司机开的路越来越偏僻,怎么办?
    答案五花八门令人哭笑不得。“记下其车牌号即可。”“发现路线不对,大喊要求下车。”“在车上拨打电话报警,或向朋友求助。”“跟坏人讲道理,讲通了就得救了。”
    “上面这几种答案都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民警解释,首先不管怎么赶时间,一定要选择正规营运车辆。要是不慎上了黑车,发现越走越偏僻,先不要引起司机怀疑,通过短信、微信等与朋友家人取得联系,告知自己的情况和车辆特征。如果对方有伤害自己的举动,注意不要用过激言行刺激对方,尽量周旋,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当然,在万不得已时,不能委曲求全,要想办法报警、逃跑,或向路人求助。
    参考的大学生中,大多能表示不坐黑车,但对于紧急情况下如何求救却缺乏经验,遇到危险时甚至寄希望于坏人突然良心发现,耽误自救时机。
    两成参考学生有受骗经历
    参考学生中,有约两成有受骗经历。记者粗略统计有几种情形:兼职交押金受骗、冒充香港人或者华侨等借电话受骗、网购受骗。
    大二学生小林去年10月接到自称是淘宝卖家的电话,说刚刚的交易支付失败,需要小林点开发来的网址再次验证。小林按此操作,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结果被钓鱼网站骗光卡里的2300元钱。
    民警分析,大多数骗局其实并不复杂,涉及自己的银行卡或者钱款时,应第一时间提高警惕。一般的不用理睬,实在拿不准,可以向老师或者警方反映。一旦上当受骗应立即报警,不要觉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挽回损失,跟骗子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据了解,开发区警方将组织知识测试成绩前30名的学生进警营,到各派出所及警务站现场观摩民警执勤、出警等。最终综合评选出10名大学生参与决赛。

(责编:王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