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遭遇迄今最严重水葫芦肆虐 探因今秋缘何大爆发
(楚天都市报记者 余瑾毅)昨日,月湖桥下的汉江,江面上漂浮着成片的水葫芦,它们零星地分布着,像是水面上的“迷你岛”。岸边,被冲上岸的水葫芦沿岸线向前延伸。
常在汉江边垂钓的潘爹爹难掩忧心。潘爹爹今年66岁,在汉江垂钓已有20多年。在他印象中,汉江水葫芦年年有,以往只是小片,去年开始严重起来,但夏季过完就消退了。今年10月中下旬还有大片水葫芦,这样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前所未有。潘爹爹疑惑,“该不是汉江的水质变差了吧?”
其他几位钓友说,本月中旬钓鱼时,本就不宽的水面,几乎全被水葫芦覆盖,仅有中间一两米宽的水面。钓鱼都要找杆子拨开水葫芦才能下竿。
从6月上旬起,水葫芦先后5次大规模“入侵”汉江武汉段,最近一次出现在约10天前。武汉市城管委水上清扫队出动3条清扫船,打捞月湖桥到龙王庙之间汉江水面的水葫芦,每天约30吨的清扫能力,在高峰时期仍力不从心。
沿汉江而下,汉江晴川桥段、龙王庙段,水面仍飘有水葫芦。家住龙王庙附近的罗先生说,今年汉江水格外浑浊,居民们都在猜测,这是否和水葫芦大爆发有关?
气温高水质差滋生水葫芦
2001年起,汉江武汉段开始遭遇水葫芦。每逢汛期,上游孝感、仙桃、天门等市开闸泄洪,水葫芦顺流而下。为何今年特别严重?
中科院水生所从事淡水生态一专家分析,这源于气温偏高。近期,汉江中上游气温维持在20℃左右,这正是最适宜水葫芦生长的温度,加之其繁殖速度极快,导致汉江出现“水上草原”。
省水利厅认为,这与汉江沿线湖汊、沟渠的水质持续富营养化有关。水葫芦需要富营养化的水体才能生长,汉江的水质虽不差,而沿线湖汊沟渠多年受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的污染,经年持续恶化,成为今年水葫芦大规模爆发的温床。
另一原因在于汉江水量。省水利厅介绍,今年是汉江最难熬的一年,丹江口水库蓄水高度要从120米增加到170米,使汉江下游水量减少。据测算,汉江黄家港断面最小流量需在490m3/秒时,汉江的水生态环境才会正常,而今,此断面流量仅约一半。水量减少后,汉江纳污能力减弱,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汉江沿线控制污染的难度增加。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