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 完美融入两岸生态景观
主墩设在潜洲上,保护鱼类栖息地
为了保留武汉两岸稀缺的江滩资源,鹦鹉洲大桥主跨两端各加长了200米的边跨,桥墩丝毫未侵占江滩公园。
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万田保介绍,设计之初就做过环境影响评价,未在江中密集设墩,保护了鱼类栖息地,仅在水中的潜洲上设置塔墩,并通过类似围堰的设计,加强水流动力,进一步改善通航条件。选取塔墩位置时,还考虑到船只习惯性的航迹线,更好地满足通航需求。
4号线地铁隧道也是从江底7米处穿过,隧道没有和江水直接“碰面”,保持了长江江底水域生态原状。
三大举措降低震动,保护地面设施
同样连接大江南北的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沿线有古琴台、工程营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汉阳、武昌旧城风貌区、首义片历史地段,还有紫阳公园、琴台绿化广场和滨江绿地,更有2棵樟树和雪松等古树名木。
如何降低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最大程度减轻对地面建筑、树木等的影响,摆在建设者面前。武汉地铁集团相关专家说,他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减少震动,从试跑阶段来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车辆选型中,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重点考虑了其振动防护措施及振动指标,最后中选的地铁列车具有噪声、振动值低、结构优良的特点。另外,在工程设计上采用特殊无缝钢轨,对预防振动污染具有积极作用。”武汉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在4号线二期投入运营后,技术人员将加强对轮轨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打磨钢轨,对小半径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