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生投60万建单车迷网站 3000元起家年收入超60万
(长江日报 记者熊琳晖)
1月9日下午,第45期《青桐创业周刊》讲座活动走进中南民族大学,分享了大四男生郭敬佩的创业故事。这位“90后”的小伙子从一次户外活动中觅到单车租赁的商机,以3000元起家,发展到如今拥有300多辆单车,年销售收入超过60万元的公司。郭敬佩说,4年前他刚创业时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趁年轻敢想敢做是他最大的收获。1990年出生的郭敬佩来自河北衡水,目前在湖北工业大学就读大四。站在《青桐创业周刊》的讲台上,他的分享稍显羞涩。
大一,开租车行一个月挣回成本
“大一第一次开班会,辅导员让大家为大学四年定个目标。”郭敬佩说,他首先要顺利毕业,但不打算考研;另外,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毕业前开上一辆比亚迪“F0”,这款车的售价是2.99万元,“为了凑足这笔钱我总得干点什么”。
后来,学艺术设计专业的他有一次到安徽黄山写生,喜欢户外骑行的他发现,当地提供自行车租赁的店子很少。回到武汉,他在学校周边转悠,调查的结果与之前大致相同,而且高校密集的武汉,大学生周末出行,有租自行车需求的更多。
“我们开一家租车行吧。”郭敬佩在寝室“卧谈会”上说出了想法。室友们纷纷表示这是个好主意,可最后敢于筹钱实干的只有郭敬佩一个人。
他从家里借了3000块钱,买了10辆普通自行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店面,通过张贴小广告吸引租车人前来,每辆车每天租金15元。就这样,仅仅一个月过去,3000元的本金就全部挣了回来。
大三,年收入超过30万
这个生意可做!郭敬佩觉得自己摸到了门槛。他雇同学帮忙,除了工资和房租他把挣到的钱全部用作投资,继续扩大租车规模。从20辆到100辆,再到300辆……为了在更多大学生中获得人气,他积极与各高校的社团开展合作,为一些户外活动免费提供自行车。参加过活动的大学生再有租车需求时会首先会想到郭敬佩的租车行。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拥有了150辆山地车,附带出租的帐篷等露营设备达30套,在武昌、洪山等十余所高校设立了租车点,2013年租赁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
大四时,郭敬佩的租车行资产超过70万元。
大四,投60万元建“单车迷”网站
转眼大四,郭敬佩没有止步不前,他用租车行的所有资产从家里一位亲戚那里贷款200万元,准备办一家专业的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郭敬佩说,在普通人眼里,自行车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骑行爱好者眼中,自行车从品牌到配件,从保养到维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话题,单车迷们“迷”的就是这些。打个比方说,有人打算从武汉骑车到拉萨,他需要准备备胎、打气筒等许多备用工具,还要提前计划好路线和露营地点,这些都是骑行爱好者们交流的话题,如果把相关的整车、配件销售植入进来,就能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郭敬佩招聘10多人建成研发团队,通过分析自行车用户群体和兴趣热点规划网站构架,经过大量调试更新,郭敬佩的“单车迷”网站于本月正式上线,上线一周在百度同类网站搜索中排名第一。
在网站上线之前,郭敬佩已经投入了60多万元。他说,办单车行一路走来让他不断接触到更广阔的空间,相信只要认准方向、快速向前,哪怕失败也能为下一次创业积累经验。
[现场互动]
创业可从简单模式做起
创业可从简单模式做起
问:感觉你租车业务进展得很顺利。
郭敬佩(以下简称“郭”):其实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麻烦。能走到今天,还是因为这块市场处于上升期,容错性高。这件事也说明单纯的租车盈利模式很脆弱,所以我们后来尝试向更专业的户外骑行业务发展,提供帐篷等露营设备租赁,来自专业爱好者的收益才是关键。
问:你的单车行还会持续做吗?
郭:会的,但估计不会再扩大规模了,大四一年主要精力都用在网站上了,单车行规模没有再扩大,业务也没有拓展。主要是觉得这一块已经触到了天花板,要再提高销售只能继续扩大投入,有更多的车才能挣到更多的钱。但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复制,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我觉得在校大学生创业可从这种模式做起,你能快速、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没有对骑行的理解,我也不敢做网站的。
问:做网站有盈利模式吗?
郭:在做单车迷网站之前我们深入学习过汽车之家的模式,我们有一个团队仔细研究分析他们的线上内容,还通过一些工作了的同学设法了解其他网站的内容结构。我们现在的策略一是跟随,一是创新。其他网站提供的受欢迎产品,单车迷会虚心学习,再根据户外骑行的特点做相应调整。
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先发,现在专业的自行车网站并不多,这就意味着还有发展空间,最迫切的是要先抢占用户的眼球。 (记者熊琳晖)
[企业名片]
武汉天天骑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东创创意园,公司致力于打造单车销售、配件保养及用车交流为一体的网络资讯服务平台,现“单车迷”网站已正式上线,联系电话027-87654321。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