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记者体验“达芬奇” 坐上操作台就能“走进腹腔”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2-08 08:37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达芬奇”正在为患者手术。见习记者周迪 通讯员黄冬香 涂晓晨 聂文闻 摄

  (武汉晚报)机器人为何能为人做手术?它到底牛在哪里?昨天,武汉晚报记者现场体验“达芬奇”,揭开“达芬奇”的神秘面纱。

  它把内脏放大15倍

  在同济医院叶章群教授的指导下,记者坐上操作台,从3D眼镜里望进去,好像已经置身“模拟腹腔”中,针和线都成了放大的三维影像。记者将双手拇指和食指套进两边指环,脚踩控制板,“脚手并用”,想让机械臂到哪里就到哪里,但是一开始精细活,傻了!就像“抓娃娃机”一样,看似抓起来了线,却又找不到不知放大了多少倍的针孔。

  虽然“铩羽而归”,不过记者还是感受到了“达芬奇”的灵活性。叶章群说,以前一台外科手术仅医生就要4-5人,现在用机器人操作,只需要2名医生、1名护士,大大节省医生劳动力。

  “达芬奇”的四个手臂各有各的用途,两条手臂分别代表主刀医生的左右手,另一条担当传统手术中主刀医生的助手,最后一条代表了医生的双眼——它自带光源,装有两个摄像头,能把脏器放大15倍,并以三维立体画面呈现给医生。

  与人的手臂一样,手术机器人也有肩、肘、腕三个关节,能够上下左右任意移动。“达芬奇”的前臂是可以脱卸的,脱卸下来后,能根据需要安装不同功能的“手”。而它的腕关节最为神奇,拥有比人手腕更加灵活的能力,不仅能自由旋转360度,还能在手腕做出向下90度弯曲的动作后,再自由旋转540度。

  医生犯错它会提醒

  技术再高超的医生,有时也难免手抖。“达芬奇”的防抖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教授帅晓明介绍,由于机械手上有稳定器,可过滤掉主刀医生拿刀时手不由自主颤动的现象,避免了手术中因手抖动划伤神经和血管的意外。

  “达芬奇”的防抖系统在传达指令时,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过滤掉记忆中医生不必要的操作或失误的动作。不仅如此,记者在体验中还发现,胡乱“穿针”中,系统经常主动停下来,用语音及画面提示错误。一旦不小心用力过大,屏幕上还会出现“轻一点”的提示语。

  操作“达芬奇”必须先刷卡

  记者从同济和协和医院了解到,能操作“达芬奇”机器人的医生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到全球达芬奇机器人培训基地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才能拿到“驾照”。

  此外,受训者也从具备最高级手术资格的医生中选取,并完成规定的培训时间,就如飞机驾驶员需要达到既定的飞行时长一样,合格者才能拿到机器人启动授权卡。而医生的相应信息也被录入“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手术前,医生必须刷卡才可启动机器人开展手术,无卡医师根本无法启动机器人系统。否则智能机器人在读含有医生资质的芯片卡时,将不能启动。

 

责编:陈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