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变身“技术帝” 双胞胎兄弟转战4城参建9条地铁
农民工华丽变身“技术帝”
双胞胎兄弟转战4城参建9条地铁
(武汉晚报)在地铁6号线19标东方马城站,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陈大双,弟弟叫陈小双。他们在同一个区间隧道盾构项目里工作,一个担任白班盾构队长,一个是夜班盾构队长。兄弟俩昼夜轮班搭配,被工友们戏称为“白加黑黄金组合”。“五一”前夕,武汉晚报记者走进施工隧道,采访了这对“白加黑”兄弟。
在地下20米“开豪车”
汉口金山大道地下20米深处,一台长70多米、重500多吨、价值5000多万元的盾构机震耳欲聋地轰鸣着,正往金银湖站方向掘进。
在这台每分钟前进5厘米的“大家伙”中部,有一间2平方米大小的狭窄操作室,来自孝感孝昌县、今年32岁的白班盾构队长陈小双,正全神贯注盯着6块液晶屏上的各种数据变化,双手熟练地在近20个按钮之间切换。
“操作室就是盾构机的大脑。盾构机在地下穿越砂层,玩的就是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站在一旁的哥哥陈大双介绍,“在地下开盾构机有点像开车,但又不完全像。”
跟开车不同的是,盾构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汽车是由前轮和车头决定方向,而盾构机的前进方向则是由“屁股决定脑袋”。
同时,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上下左右偏差不能超过5厘米。操作手只需盯着屏幕上的“十字瞄准镜”,就能判断盾构机的姿态是否精准,然后在操作系统触摸屏上,通过加减数值,上下左右加力,就能随时调整盾构机姿态。
从农民工变身“技术帝”
2003年,大双、小双兄弟俩进入中铁一局,参与的首个地铁项目,是广州地铁3号线客村至大塘区间盾构隧道。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们,从做普工打杂开始,在地面搅拌站打混凝土浆液。
兄弟俩接触到的第一台盾构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当时现场还来了很多老外指导,那个时候只有大学生才能开盾构机。小双回忆说:“当时感觉很稀奇,真没想到自己后来也能开盾构机。”
好奇心驱使兄弟俩跟在这个“大家伙”后面,边看边学,默默“偷师”。他们先做最基础的拼装管片工作,然后再开始打螺丝,最后接触到盾构机的拼装和拆卸。每次遇到拆装盾构机时,兄弟俩便抓住机会熟悉各类零部件,这样一路摸爬滚打,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逐步掌握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在盾构隧道里摸爬了七八年后,兄弟俩终于被项目部认可,当上操作手和盾构机班长,完成了从普通农民工到“技术帝”的华丽转身。
从2003年至今,兄弟俩先后参与了广州、深圳、北京和武汉等地共9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建成的地铁盾构隧道里程超过了14公里。其中,涉及到武汉的地铁隧道盾构就涵盖4号线、2号线、3号线和6号线共4条线路。如今,兄弟俩成长为公司名列前茅的业务骨干,在现场项目部里属于仅次于项目总工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天一夜堵住了涌水涌砂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交汇之处,地质情况复杂,地下土层以粉砂层、淤泥质粘土为主,土质总体偏软,地上看似平静,地下暗流涌动。地铁隧道盾构穿越施工难度大、风险比较高。
2011年11月的一天,对于兄弟俩来说,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当时,他们带领的盾构班,负责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工业四路至仁和路区间右线隧道掘进,没想到盾构机刚刚始发破门,就遇到洞门涌砂。“砂子夹杂着地下水,从盾构机与洞门的缝隙里喷涌而出,足足喷了3米多远。”大双说,险情发生后,白夜两个盾构班组全员上阵,用成百上千个砂袋进行止水和堵漏,同时采取向洞内二次注浆的方式,对洞壁进行加固。抢险争分夺秒,从白天持续到了晚上,花了16个多小时,成功将漏水、漏砂堵住,保住了隧道。
编者按
2015年,武汉将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开通试运营地铁3号线一期,建成机场第二跑道、机场交通中心主体工程等。在这些宏大工程背后,有一个功不可没的建设者群体。本报今起开设“武汉故事·建设者”栏目,聚焦这些奋战在重点工程一线的生产建设者,为他们画像,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
建设者
武汉故事
大双(左)和小双(右)在隧道里。记者周迪 摄
【对话】
“我们是盾构铁军
专啃硬骨头”
记者:刚开始操作这种高精尖的设备时,挑战大不大?
小双:开盾构机其实跟学历什么的也没多大关系,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们能够有今天,全靠摸索和实践。
记者:长时间在地下作业,能适应吗?
小双:刚开始下隧道的时候,多少有点不适应,但一天上十个小时在地下,慢慢也就习惯了。跟地上相比,地下的空气没上面好,环境阴暗、闷热、潮湿。要是在夏天,不干活都流汗,一天要喝五六大瓶纯净水。在下面呆久了,下晚班出来时,感觉有点刺眼。搞我们这行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放松。我们也会聊天、开玩笑,打发枯燥无聊的时间。只要保证盾构的进度,确保安全和质量。
记者:在项目上,你们兄弟俩是谁说了算?
小双:咱俩配合得挺好的,没发生过大的争吵,有点分歧也可以协商解决,谁的方案好,就听谁的。在项目上,大家都说我们是“盾构铁军”,哪里有硬骨头,就让我们去啃。
记者:从最初在工地里干普工,到现在每天驾驶价值5000万元的“豪车”工作,你对自己满意吗?
小双:以前当工人过一天算一天,很盲目,现在心态不一样了,有奋斗目标,感觉人生特别有奔头,挺幸福的!我们都是为人父母了,挣钱养家、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动力,只有努力,才能对得起自己和这份工作。
责编:陈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