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阳光服务站”里的快乐留守 王家河破解留守难题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5-07 07:37 来源:
【字体:

   (武汉晨报) 记者詹琦 通讯员周波

    昨日下午4点半,黄陂区王家河街小学四年级女孩婷婷一放学,就带着6岁多的弟弟一蹦一跳来到王家河街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在“红马甲”的辅导下做作业。

    “红马甲”来自王家河街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这是湖北省首家立足农村、服务农民的公益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黄陂区王家河街道与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共建,于2012年正式挂牌运行。

    自从来了“红马甲”,王家河街的留守孩子们乐了,留守妇女开心了,留守老人们笑了,在外打工的父母们也安心了。

    该项目的总策划之一、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钟涨宝教授介绍,华中农大是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阳光社工站既是社工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基地,又是社工专业师生面向农村的公益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对王家河“三留守”人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在培养学生社工实务能力的同时,缓解了留守群体存在的社会问题,了解留守群体的社会需求,为政府出台社会政策提供咨询,服务站工作内容有三大项,一是组织建立以留守老人为主体的自助组织,二是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辅导,三是建立农村留守群体与地方政府沟通的桥梁。

    “这些留守人群的开支谁出?”该“阳光服务站”站长蒋俊杰说:“学校出一部分,街道出一部分,这叫政府出钱买服务。”

    社工邓媛艳说:“活动是我们的生命力,通过活动产生影响,让大家知道和了解我们,参与进来,形成组织的力量。”

    社工们天天搞活动,一天有好几个活动,每项活动也有记录和反思。

    王家河街道党办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整个王家河有孤儿33名,肢体残疾人234人,留守孩子14岁以下的有6616人,14岁至18岁的有3020人,60岁以上老人12204人,其中空巢老人8360人。

    王家河街党工委书记杨飞说,3年前,这个庞大的留守群体,曾是困扰街党委政府的棘手问题。

    “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出现,犹如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让社会各界眼前一亮。

 

责编:龚晓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