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创客三人行”制作超级臂环 可控制PPT、玩体感游戏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5-07 07:55 来源:
【字体:

  

(武汉晨报)记者龚齐飞

    上周末,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2楼演示中心进行了一场特别的路演,熊小飞、赵蔺、冯盘龙带来了他们的MagicArm手势控制臂环,抖动手腕就可以控制PPT的播放,还能玩体感游戏,是不是很酷?

    不过,这次路演只有一个观众,那就是启明学院副院长黄刚。黄院长一年前就关注这个项目,他要先看看这个令人期待的项目,然后再帮它找一个好投资人。

    制做超级臂环,颠覆人机交互

    2012年,赵蔺还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但他还有另一个更自豪的身份:“启明学院联创团队成员”。当年底,赵蔺和联创团队另3名队员备战“微软创新杯”,他们要做的就是“MagicArm臂环”。

    “臂环采集手臂表面肌电信号并加以识别,通过一定编程,进而实现人对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远程控制。”赵蔺说,“当时大家还没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只是觉得臂环可以颠覆人机交互体验,取代键盘和鼠标。”

    2013年4月,第一代MagicArm臂环诞生了。次月,在“微软创新杯”大赛,该项目大放异彩,一路过关斩将来到决赛。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肌肉组织不一样,肌电信号也存在差异。“1.0”版本臂环虽然在赵蔺胳膊上可以用,但戴别人手臂上就不那么灵了,最后只获得二等奖。

    这个结果多少让团队成员有些失望。比赛结束后,团队就散了,有的找工作,有的出国留学,只有赵蔺留了下来。

    有感国外“腕带”,坚定臂环之路

    如果没有熊小飞,MagicArm臂环可能还只是一个获奖作品,而不是一个创业项目。2007年,熊小飞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经历几次创业失败后,熊小飞到华为做起了产品经理,还被派往海外工作,但创业之火却一直在他内心燃烧。

    2013年6月,熊小飞找到赵蔺,想一起创业。当时两个人做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由于前期市场调研不足、市场早已被其他网站占领,项目不到2个月,就做不下去了。

    当时,加拿大3个大学生也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其idea(创意)和MagicArm臂环如出一辙。他们将臂环名为MYO腕带,并在网上发起了众筹,引起全球轰动,宣布2013年底发布。预售价149美元一个的MYO腕带,短时间内狂销3万多个。之后Thalmic Labs公司成立,获得上千万美金的风投。熊小飞认为,国外有这么成功的案例,国内也一定可以。

    组最佳团队,做极致产品

    2014年10月,熊小飞经老师介绍找到了在硬件方面有特长的冯盘龙同学。

    当时冯盘龙已是华中科技大学小有名气的名人。2013年,冯盘龙带领的团队,从全国一万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最高奖“瑞萨杯”,并在比赛期间给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骨髓。

    三人团队甫一成立,就开始着手改进关键技术:护肘改用弹簧连接着6块采集信号的电路板,电路板下的医疗电极被换成了金属电极。之后,MagicArm臂环又加入了陀螺仪、蓝牙等系统,让肌电信号的采集更准确。

    今年3月,MagicArm臂环样机诞生了,能够自如的控制PPT播放。“相较于MYO腕带,MagicArm臂环对肌电信号的采集更准确,厚度也只有5毫米。”冯盘龙说,“采用更加优化的硬件设计方案降低了成本,未来推向市场的性价比更高。”

    获风投助力,预计年内发布

    目前,虽然MagicArm臂环只能控制PPT播放,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已被很多“风投”盯上。四五家风投机构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上熊小飞,希望能够投资这个具有颠覆性的项目。

    已熬过创业初期的熊小飞、赵蔺、冯盘龙,现在有了更多选择余地。但他们也有更清醒的认识:“创业的艰难过程让我们明白,只有像创客一样,把产品做到极致才能有出路。样机毕竟不是产品,先期准备8月推出400部试用版,改进后,预计年内正式发布。”

 

责编:龚晓菲

一周热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