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创品牌挖存量 武汉供销总社发掘新增长点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5-08 10:44 来源:
【字体:
(长江网综合消息)本网记者从近期召开的武汉供销系统工作会议上获悉,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全面履行为农服务和再生资源行业管理职责,积极发挥供销社在全市新农村和“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着力推进“一个品牌(即黄鹤楼茶品牌)、两个体系(即供销农资连锁配送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三个市场(即建筑装饰市场、城市圈棉花交易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和资本证券化”的发展战略,服务和服从全市工作大局,有效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出色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绩效目标,行业经济呈现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供销系统完成购销总额538.6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总额7910万元,同比增长71.2%,其中市社出资企业利润达到7186万元,同比增长75.6%,上缴国家税收8218万元,增长1.3倍,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2%,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全系统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201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武汉市供销社再续佳绩,荣获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特等奖,蝉联业绩排名第二名,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服务农民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市供销社因地因社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兴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做强做大农资供应网络,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

  市供销社将“新网工程”建设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上下联合与合作,通过改造、提升、整合、优化,加快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四网”结合,形成覆盖区街乡镇、服务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新格局。

  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2010-2011连续两年主动承办“农资放心工程”政府实事,共建成市级农资物流中心1个、区级农资配送中心16个、乡镇级农资中心店102个、村级农资农家店1486个,实现农资中心店乡镇全覆盖和村级农资农家店覆盖全市71%的建制村,全市以“武汉供销农资”为品牌的农资流通网络基本建成,稳定了供应、保证了质量、平抑了价格、方便了农民,年均供应化肥27.5万吨,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没有出现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现象,有力保障了全市农业生产。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围绕构建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交易市场为纽带、加工利用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努力打造“回收—加工—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全市现已建设规范化回收站点2200个、规范化分拣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场30个,带动就业近10万人。在全国地方城市中率先建立了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废旧物资定点回收机制,打造绿色文明示范站点,推进绿色文明回收“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2015年,全系统再生资源回收额增长16.2%,全市2920个回收站点综合整治率达100%,400家回收站点实现了提档升级,行业经

  营秩序得到较大改善。入驻武汉市民之家的再生资源备案窗口及其工作人员分别荣获 “文明窗口”和“服务之星”。打造现代化的再生资源商品交易平台,成立的全国首家城市矿产交易所,去年实现历史性突破,交易额达2亿元。全市再生资源项目发展迅速,以格林美为代表的行业加工利用水平迅速提高,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以改造利用基层供销社现有网点为基础,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思路,通过开放办社,吸引社会资本,采取自建、联建、加盟等多种形式,对供销社传统门店进行整合、改造、优化和提升,推动基层门店向日用消费品便民超市的业态转换,努力改善农村购物环境。黄陂区社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获2011年度全省供销社网络建设先进县,受到省政府表彰;新洲区社泰安堂大药房成为全区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医药批发配送和连锁经营规模居全区之首。

  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改造盘活供销社的闲置场院,兴办各类专业市场,推动农产品流通,共建设各类市场30个,市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市场交易额近百亿元。其中,武汉城市圈棉花“撮合、现货、期货” 交易三网合一,年实现电子撮合交易量15万吨、交易额20多亿元;汉口茶市和武昌陆羽茶都吸纳600多茶商入驻,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

  截止目前,全市供销社共建设、整合农村各类流通网点4650个,其中:以“武汉供销农资”为品牌的农资经营网点1588个,包括药品、烟花爆竹、生活资料在内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1648个;建设配送中心33家,其中:农资17家、医药4家、烟花爆竹8家、生活资料4家。农资、医药、烟花爆竹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80%、90%,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主渠道地位得到巩固、作用日益显现。

  市供销社坚持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其地处农村、接近农民和具有丰富购销经验人才队伍的优势,采取围绕特色产业创办、农头企业带办、引导能人兴办、基层供销社领办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各类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已成为服务“三农”的新力量。近年来,市供销社还积极发展“两社一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机制替代原有基层社的旧机制,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为农服务替代原有基层社的购销服务,重构供销社组织基础。目前,全系统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65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机、土地流转等多个领域;行业协会23个、庄稼医院93个。东西湖区荷包湖基层供销社与当地种植大户、农资中心店店长张连军联合创办舜耕现代都市农业专业社,建太空莲生产基地,发展乡村休闲游,服务对象由农民扩展到城市居民。2014年,江夏区法泗供销合作社入选全国总社标杆基层社,蔡甸区侏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国家农业部评比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总社示范社。

  搭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积极探索创建集党务、村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连续两年与武汉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发文件支持村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全系统现已创建1194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既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供应和药品销售等经营性服务,又为农民提供电话卡代售、农技咨询、文体娱乐、信息传递等公益性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多种需求。2013年以来已新建新型庄稼医院93个,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120”。黄陂区大坛办事处七会村综合服务社经过改造升级,年销售额达百万元以上,服务半径达10公里,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等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全系统还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网络资源,积极开展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系统网络资源优势,搭建“助农金融合作”平台,为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贷(取)款、转账、缴费等基本金融服务。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