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武汉首创特色科普赏萤活动带来惊喜
(武汉晚报)(记者明眺生 实习生张超 通讯员易兰静 刘斌)前天夜晚至昨天凌晨,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与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举办了首场特色科普赏萤活动,20多名小朋友由家长陪伴,在海底隧道帐篷内过夜,让点点萤火陪伴自己入梦。
前天晚上8点,这些4至12岁的小朋友们一走进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海底隧道前区,就看到黑暗中一明一灭的点点萤光。走近观察,发现这些萤火虫被分装在20个小型生态缸内,缸体四壁凿了很多透气小孔,底部铺着湿润的苔癣。“好好玩呀!一闪一闪的。”不少孩子头一次看到萤火虫,兴奋地趴在叠放的生态缸前,七嘴八舌地议论(如左图)。华中农业大学萤火虫专家付新华副教授还用PPT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萤火虫科普课。
晚上10点,家长和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海底隧道搭帐篷。帐篷搭好后,每个家庭分到一个装有萤火虫的生态缸。孩子们把萤火虫带进帐篷内继续观察,甜甜地进入梦乡。
付新华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全国首创的一种科普赏萤方式。展示的400只萤火虫按照1:1的雌雄比例,分装在生态缸内,让它们自然交配、产卵。产下的卵附着在缸底苔癣上。孩子们赏完后,这些卵将被回收,放进实验室内进行人工孵化。
付新华说,这些萤火虫一部分是在实验室繁殖的,一部分是从咸宁市通山县深山采集的“剩男剩女”。萤火虫发光是其求偶信号,发光的萤火虫寿命只有5至7天。
责编:王凯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