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73岁秦老师已坚持27年 武钢三中管弦乐团濒临解散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05-30 06:29 来源:
【字体:

秦嘉尧老师指挥管弦乐队排练,同学们合奏完一遍后还要匆匆赶去上晚自习 记者郭良朔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 刘嘉)昨日下午4时30分,武钢三中音乐教室里陆续走进背着乐器的学生。20名学生各就其位,架好乐器,小提琴、单簧管、圆号……随着指挥老师一声轻轻的“走”,《索尔维格之歌》响起,地板微微震动。

  73岁的指挥老师秦嘉尧是乐团的创建者,也是乐团唯一专职老师。每天晚上8时,团员们还将自由训练1个半小时。晚上9时30分,等学生都离开了,秦老师一一关上音乐教室的门窗。这样的生活节奏,他已经保持了27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9月开学后,乐团能多招进些团员,重现当年辉煌。

  听完演奏,外宾鞠了5次躬

  1988年,在武钢三中当音乐老师的秦嘉尧组建了一支学生管乐团,团员有40余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弦乐也加入了进来,形成了正式的“武汉市中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人数最多时曾有100名团员。27年来,乐团给秦老师带来无数辉煌的记忆,“各种艺术节上得的一等奖,数不过来”。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3年,日本大芬社教育长森哲野来武汉参观,管弦乐团为他们演奏了一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听完演奏,森哲野向乐队连鞠了5次躬,赞叹“太棒了”。秦老师记得,当时管弦乐团有约70名团员,每个人情绪都很高涨。2004年,作为武汉市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管弦乐团,他们曾应邀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一场交响音乐会。秦老师很得意,“我们是第一个登场表演的”。

  目前仅20余团员参加合奏训练

  秦老师介绍,按照“双管制”,一个声部比较完整的交响乐团应在60人左右,但现在乐团总人数仅40多人,除去几乎零基础高一新团员和忙于学业的高三生,能进行日常合奏训练的团员只有20人,“乐团目前的困难很大”。

  该校学工处陶主任介绍,武钢有10个招收特长生指标,但大多数报考三中的特长生只是用特长“保个险”,招录上来的学生文化分本身也够线。“这批学生并没有真的想走艺术道路,入学后就淹没在普通学生之中了”。近年新加入乐团的团员,除了真心热爱音乐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文化课略差、想通过高考艺术特长加分,才进入乐团学一门乐器。“他们的基础比较弱,几乎不能参加合奏排练”。此外,随着高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文化课,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练习乐器上。“前几天搞一个艺术节活动,我是一个一个给学生做工作才凑齐表演的人”。

  “我一放手,队伍就散了”

  秦老师学小提琴出身,从事音乐教学多年,乐团里每种乐器他都能把学生带入门。每天的训练中,乐器音不准、弦断了,都是他来亲自上手调。

  “有校园的地方就有音乐声”,这句话,秦老师反复了好几遍。他认为,学校里不能老是死气沉沉,有一个管弦乐团,至少能让爱音乐的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也算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

  1997年内退后,秦嘉尧被学校返聘,专门管理管弦乐团。每晚10时10分才到家、暑假给学生集中排练,家人怕他身体吃不消,老早就劝他回家休息。秦老师说,“乐团是我一手组建带出来的,我把它当事业做,目前这个状况,我一放手,队伍就散了”。

  秦老师坦言,其实他多年前就想找个接班人了,但这份工作需要相当的音乐专业知识,而且非常辛苦、琐碎,一般人干不下来。9月新学期开学,他希望能多招募到一些团员,重温当年的辉煌,“但我也知道,这太难了”。

  责编:陈辰

一周热门